一段时间以来,黔灵山公园“山泉水”水质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在省卫生健康委的安排部署下,年7月中旬至年10月下旬,省疾控中心对黔灵山公园山泉水取水点进行仔细排查,并对主要取水点进行采样检测和卫生学评价。结果显示:黔灵山公园内8个主要取水点水质微生物指标均不同程度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特别是公园内白象泉取水点、动物园取水点和檀泉取水点,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超标严重;“矿物质”指标和平时送检的自来水并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矿物质含量丰富”的说法。
省疾控中心特别提示:市民和游客如果自行采集黔灵山公园“山泉水”直接饮用,或用于清洗直接食用的瓜果蔬菜,存在因微生物污染导致肠道传染病发生的风险。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
的常规微生物指标有4项
菌落总数
总大肠菌群
耐热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都属于卫生指标菌
超标则提示饮用水已被污染
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作为粪便污染指标可评价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其中大肠埃希氏菌是粪便污染最有意义的指示菌,检出大肠埃希氏菌,说明水体可能近期已受到粪便污染提示发生肠道传染病的风险较大。
肠道传染病
肠道:
是指大肠和小肠,是人体消化道的一部分。
肠道传染病:
是指病原体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摄入,在肠道内繁殖且产生毒素,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的一类传染性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有: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可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肠道传染病包括:
细菌引起的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以及食物中毒等;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痢疾;相关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等。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为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被病原体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或通过苍蝇、蟑螂等机械搬运病原体传播。水源受到污染后,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防控建议:
1.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并早治疗肠道传染病患者;认真做好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以及病人的用具用品的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蚊虫叮爬食物;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品;食物要生熟分开;食具应严格消毒。通俗地说,要“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
3.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4.可使用甲肝疫苗、伤寒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等疫苗预防相应的疾病。
5.不建议将没有经过卫生学检测和评价的“山泉水”作为生活饮用水;即便要饮用,也应该煮沸后饮用;且此类“山泉水”不能长时间存放,要尽量减少致病微生物的增长繁殖;生吃的瓜果蔬菜不能用此类“山泉水”清洗。
来源:贵州疾控
编辑:翠花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北京怎样治好白癜风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z/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