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3岁娃娃反复肠套叠检查结果令人吃惊


专家:2岁后的孩子反复肠套叠,应警惕肿瘤、肠管发育畸形等诱因

转自《洛阳晚报》记者曾宇凌通讯员刘冰

受访专家杨军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主任

于海涛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主治医师

01

孩子反复肠套叠,竟跟腹部肿瘤有关

大概一个月前,3岁的甜甜(化名)因肠套叠住进了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孩子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等症状。于海涛了解到,甜甜1岁时就发生过2次肠套叠,医生当时都成功为她实施了空气灌肠复位。于海涛觉得甜甜的病情有些不太对劲,便给她开了B超检查单。很快,检查结果显示,导致其反复肠套叠的原因竟是回肠末端恶性肿瘤。目前,接受了回肠末端肿瘤切除术及肠套叠手术复位的甜甜虽然已经出院,但未来她还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后续治疗。“给甜甜做完手术后的第5天,我又收治了一名4岁的反复肠套叠患儿,也是恶性肿瘤导致的。B超检查时发现她回盲部有包块,而且这个孩子入院后反复肠套叠了两次。”于海涛说。02

2岁后的孩子反复肠套叠,家长应高度警惕

杨军说,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引起肠套叠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腹泻、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或饮食方式的改变等。2岁内的孩子容易发生肠套叠,尤其是4个月至10个月的孩子,这是因为其肠道发育不完善,而4个月至10个月的孩子刚开始添加辅食,容易胃肠功能紊乱。肠套叠患儿有三个典型症状,一是阵发性哭闹,一般10分钟至15分钟哭闹一次;二是恶心呕吐;三是果酱样血便,像番茄酱一样。患了肠套叠,只要在患儿发病的24小时内及时进行空气灌肠复位等治疗,一般都能康复,但对由特殊原因引发的肠套叠,家长们则应高度警惕。“一般来说,2岁后发生肠套叠非常少见,尤其是反复肠套叠的,要考虑肿瘤、肠管发育畸形等诱因导致继发性肠套叠的可能。”于海涛说。03

跟着专家这样做,及时了解孩子腹部状况

“腹部有肿瘤的患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后会好很多。”杨军说,家长可以利用孩子洗澡、入睡等时间段,帮其检查肚子。首先,观察孩子肚子大小,如果明显比同龄孩子的大很多,就要提高警惕;其次,重点摸孩子肚子是否有包块等异常。杨军说,他希望通过《健康周刊》给广大家长朋友提个醒,不仅成年人需要定期体检,孩子也同样需要。家医院儿保科定期体检的习惯,尤其是腹部彩超检查不能少。

保存胎盘源干细胞:年轻父母的选择

科学家们发现胎盘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亚全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母亲干细胞,是干细胞的重要来源。许多父母选择在孩子出生的时候,把胎盘委托给专业干细胞保存机构,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造血干细胞、亚全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母亲干细胞,并长期保存起来,以备孩子成长过程中以及家庭成员的未来不时之需。

如果您正处于备孕或者孕期,又将如何处置自己的胎盘?交由医生安排、自行丢弃或者为孩子储备一份“安心”?妈妈们都可以提前考虑起来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z/65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