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paisufa.com/近日,福建漳州一名6岁男童
因吞食29颗磁力珠导致肠梗阻
医院救治
医护人员进行急诊手术
深夜奋战几个小时
才将磁力珠全部取出
这种体积小、磁力强的珠子,因可任意组合成各种形状而深受儿童的喜爱;又因颜色鲜艳,形状小巧,导致孩童容易误食。
孩子误吞磁力珠
如家长发现不及时
这些珠子可能造成肠梗阻、肠穿孔
甚至可能导致血管壁坏死后大出血
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孩子容易误食的物品不只有磁力珠
以下这些物品也有被孩子误食的风险
高锰酸钾
江西瑞安王先生一家人以卖鱼营生
高锰酸钾是平时卖完鱼用来洗手的
7月10日17时左右
2岁的孙子在家玩耍时误食高锰酸钾
等家人发现时
孩子嘴里已经全是紫色的液体,哭闹不停
在交警指挥中心民警和路面警力的配合下
送医时间仅花费19分钟
赢得了“黄金抢救”时间
孩子经过抢救顺利脱险
水银
7月13日,郑州一名儿童误食水银
家长在交警协助下紧急送医
经治疗,孩子已平安无事
护肤品
最近,医院儿科
接连两天收治了两名
“吃错东西”的1岁小朋友
一位是误食了妈妈的面霜
另一位则误食了儿童身体乳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事实上,幼儿及学龄前儿童
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
喜欢玩各类物品甚至将其放入口中
儿童误食的危害有多大?
怎样避免误食的发生?
发生误食时该怎么办?
下面这些知识点
请家长牢记
误食多见于1-5岁儿童
医院儿科主任詹璐介绍,儿童误食事件有近三分之二发生在家中,多见于1岁至5岁的儿童,而成功进行家庭自救处理的却非常少。误食严重的可能会灼伤消化道,引起烧伤、出血、中毒、休克、窒息等,损伤肝肾功能,甚至造成多器官衰竭,最终引起死亡。
詹璐提醒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尽量杜绝误食隐患。
安全教育时,家长要耐心教孩子学会分辨哪些是食物,哪些是药品、毒物或其他不能吃的物品,帮助孩子养成遇到不明来源的东西,先问问家长能不能吃的习惯,让孩子形成安全防护意识。
对容易引起误食的物品要妥善安置。按压式的洗护用品要放置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并有明显标识,不要让孩子独自在化妆台附近玩耍;不可让孩子单独食用或玩耍坚果、果冻、纽扣、弹珠等细小坚硬的物品,以免引起窒息;药箱建议放置在1.5米以上的高度,并有固定的放置位置,贴上红十字标志,告诉孩子这是药箱,并与零食放置区保持较远的距离;另外,疫情期间许多家庭囤了不少消毒液或酒精,无色透明的液体极易让孩子以为是水而误服,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开瓶能力,使用后一定要及时拧紧瓶盖并放置妥当。
家长还要做好密切看护。孩子表达能力欠佳,安全意识薄弱,家长一定要时刻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切不可专注玩手机、做饭或任由孩子独自玩耍。
孩子发生误食,该怎么处理?
如果孩子发生误食,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若是异物梗阻,可通过“海姆立克手法”帮助异物排出。
如果孩子意识丧失、抽搐或误服了毒副作用较强的物品时,不能进行催吐,以免引起窒息或消化道伤害,应紧急送医。
如果误食了毒副作用较强、剂量较大的药品、化妆品时,医院,切勿延误时间,送医途中可进行催吐。
若孩子误食强碱强酸,切忌催吐,应采取以下补救措施:如误服强碱药物,应立即服用食醋、柠檬汁、橘汁等酸性液体;误服强酸药物,应立即服用生蛋清、牛奶等,保护胃黏膜,尽量减少药物腐蚀。
需要注意的是,医院时,一定携带好误食的物品,以便让医生及时准确了解情况,采取解毒救治措施。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若孩子经过自救处理无不适发生,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和观察。
除了误食
儿童身边还隐藏着许多安全隐患
正值暑假,同时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
各位家长要注意下面这些安全事项
01
防疫卫生安全
02
户外活动安全
03
交通安全
04
电火气安全
05
外出安全
06
食品安全
家长注重安全教育
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孩子
愿各位孩子平安、健康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l/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