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分享我对禽大肠杆菌理解的四个误区


关于禽致病大肠杆菌的四个误区如果问大家,哪个疾病,是家禽生产中的头号敌人?有人可能会说球虫或肠炎,其他人可能会说流感或者传支等。家禽业的头号疾病,我认为应当是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是地球上被研究得最多的病原体之一。尽管如此,我们对大肠杆菌,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对家禽来说,大肠杆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普通肠道内大肠杆菌(InPEC)。二.肠道外致病大肠杆菌(ExPEC),如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就属于ExPEC。前者的感染部位主要局限于肠道之中,破坏力并不大。▲禽大肠杆菌感染肺部的组织病理学观察但后者可以在肠道之外,感染家禽并引起大肠杆菌病,是家禽最重要的细菌性疾病,影响家禽生产的各个方面。我上次写了一篇关于大肠杆菌的文章,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反馈。沟通之中,我突然意识到,大部分同行对大肠杆菌的理解有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成为我们进步的障碍。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顺便澄清一下这些误区。注意:文章中的APEC=禽致病性大肠杆菌01

误区一: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只会引起继发感染(如病毒感染后),是一种可以仅通过提高饲养管理,就可控可防的机会性致病菌。

上面的说法,上学的时候课本上会学到,老师也和我们这么说。工作之中,很多人也这么说。如果缺乏毒力因子的大肠杆菌,进入了一个虚弱的免疫力差的宿主,或者进入了一个错误的身体部位,或者同时大量出现,这时它就会导致疾病。这样的大肠杆菌,可被认为是兼性,或机会性病原体。在其他情况下,大肠杆菌可以很好地装备毒力因子,使它能够直接引起疾病,而不管是否存在易感因素。这种大肠杆菌,是直接的病原体。最近几年的研究事实表明,大多数APEC都是高度进化的致病菌,能直接导致禽病,并不需要其他条件。因此,单靠良好的饲养管理,根本无法控制或预防该疾病。02

误区二:针对APECO1、O2和O78等血清型的菌株的免疫接种,将为大肠杆菌病提供广泛的保护。

国内外目前有各种大肠杆菌疫苗(活苗或灭活苗都有),可是使用并不是非常广泛。

▲一种大肠杆菌疫苗免疫

主要原因是,由于APEC的血清型具有多样性,是非同源性保护的主要障碍,因此通过疫苗预防APEC仍然非常困难。03

误区三:使用抗菌药物(抗生素等)可轻易控制APEC。

在全球范围内,APEC的耐药性已经非常严重了。许多传统的大肠杆菌病控制药物和方法,已经失效。▲大肠杆菌可以通过称为质粒的移动DNA相互转移耐药性

▲耐药性传播链条(不单单是鸡群受到影响)

致病大肠杆菌和非致病大肠杆菌,是共生关系,他们相互制约。而一些抗生素和其替代品的使用,可能会使家禽环境中,和零售食品中的大肠杆菌慢慢转向致病型的大肠杆菌,而逐渐远离共生菌株。也就是说,用药的增多,菌株共生的平衡会慢慢被打破,致病型大肠杆菌会慢慢占据优势。04

误区四:APEC对公共卫生没有影响,不会对人有影响,不是人畜共患疾病。

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受APEC污染的家禽是人类大肠杆菌病的一个来源,可导致新生儿脑膜炎和尿路感染等人类疾病。APEC是人源ExPEC(肠外致病)的重要来源。

▲(新生儿脑膜炎模型)禽致病大肠杆菌导致大鼠脑组织损伤,组织病理学显示脑膜内有杆状细菌(箭头所示)

其实不光是大肠杆菌,家禽中存在的衣原体,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细菌都对我们人类健康有威胁。很多人在做解剖时,觉得麻烦不喜欢戴手套。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以后也要开始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了?禽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感染,每时每刻发生于所有年龄和种类的家禽中,是家禽生产中最常见的疾病。我们每天农场死淘的鸡中,就有大肠杆菌的感染引起的。大肠杆菌通常存在于禽类和哺乳动物的排泄物中和肠道中,禽类每天都面临被污染的水、灰尘、粪便和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感染的风险。禽类大肠杆菌感染,可引发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其中的病原,大肠杆菌是主要或继发感染因素。大肠杆菌感染,主要分为局部形式的大肠杆菌感染,和系统性大肠杆菌感染。系统性大肠杆菌感染01新生雏鸡败血症雏鸡在孵化后的最初24-48小时内受到影响。前10天死亡率较高,可达5-6%。卵黄囊未被吸收。脾脏肿大。几天后,典型的浆膜纤维蛋白性多浆膜炎病变,累及腹膜、心包、气囊和肝包膜。02蛋鸡急性败血症临床和形态学上,急性大肠杆菌败血症与禽霍乱或禽伤寒相似。它在幼禽和性成熟的禽类中都有。产蛋初期的应激是一个重要的易感因素。实质器官增大,充血。有时,肝脏呈绿色,并伴有多发性坏死灶。此外,心包炎,腹膜炎和浆液性皮毛瘀点出血。03呼吸源性败血症在这种情况下,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原体(ND病毒包括疫苗株、IB、TRT、支原体、高氨气水平)损害的呼吸道黏膜是大肠杆菌感染的入口。病变主要发生在呼吸道(气管、肺和气囊),但一些邻近的浆液层(心包、腹膜)也受到影响,因此,出现典型的血清纤维蛋白多糖血症。04继发于肠炎的败血症肠黏膜被出血性肠炎病毒(见腺病毒感染)破坏,是大肠杆菌感染的入口。最典型的病变是肝脾明显肿大、充血、出血和坏死。05全眼炎眼球所有组织的炎症。一般来说,它是继发于大肠杆菌败血症,通常是单侧的。06骨骼感染通常引起关节炎、骨髓炎和骨坏死。细菌在生长中的骨骼中定植,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骨髓炎。这些病变是大肠杆菌败血症的常见后遗症。临床上出现跛足,长期趴卧,脱水,生长缓慢。髋股关节、股骨和胫骶关节的感染最常见。病理解剖上,股骨头骨折多见。07肌肉之间渗出物在一些大肠杆菌败血症病例中,可以观察到胸浅肌和深肌之间渗出物的积聚。08脊椎炎发生在胸腰椎关节间隙的病变会导致脊椎炎(脊椎病),之后会导致进行性轻瘫和瘫痪。10大肠杆菌肉芽肿它的特点是肠道、肠系膜和肝脏有多发性肉芽肿,但脾脏没有。这些病变与结核病中观察到的类似。大肠肉芽肿病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形成与正常实质明显分界的黄白色结节。与禽结核病类似,显微镜下的病变是由围绕坏死中心的上皮样和巨细胞结节构成的。细菌染色镜检,在可疑病例中区分大肠肉芽肿和结核病(结核病通常见于1年以上的老鸡)。11胸骨滑囊炎胸骨囊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满炎性渗出物。局部形式的大肠杆菌感染在某些情况下,当家禽全身抵抗力较低时,被大肠杆菌污染的身体局部部位,如肠道、生殖道或鼻腔,可能是潜在的感染源。12脐炎(肚脐感染)其特点是脐部发红和组织水肿。肚脐感染的常见后遗症是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当蛋清的量较大时(在年老鸡群,较大的鸡蛋中),过量蛋清会阻碍孵化过程中的吸收,导致皮下果冻样水肿,这是发展大肠杆菌感染的极好媒介。卵黄囊的延迟吸收是大肠杆菌感染和腹膜炎的先决条件。在感染的后期,卵黄含量是导致腹膜腔腐败坏死的原因之一。腹部肿胀。整个腹壁受到潮湿的坏疽(浸泡)的影响。13输卵管炎在产蛋期,可以观察到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炎。输卵管扩张,壁薄,沿其长度充满干酪样渗出物。输卵管炎是蛋鸡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大肠杆菌通过上升途径从泄殖腔侵入。易感因素是强烈的产卵和相关的雌激素活性。在老年病例中,输卵管内的干酪样肿块呈层状结构。14卵黄性腹膜炎卵黄性腹膜炎发生在卵黄上,从而导致大肠杆菌性输卵管炎。当卵巢和输卵管中存在大肠杆菌时,这些鸡可能会被潜伏感染。在这些情况下,感染可能在某些应激因素或病变的影响下转变为显性感染。15卵巢炎大肠杆菌性卵巢炎,后期卵巢会发生变性。16蜂窝织炎皮下组织的炎症,也影响到皮肤。在肉鸡中经常看到,主要在屠宰场被发现,病变呈黄褐色。受影响的区域主要在背部和大腿。在某些情况下,病变会轻微地影响邻近的健康皮肤。在皮下组织中,常可见较厚的纤维蛋白斑块。17头部皮下感染在一些成年禽类的头部皮下,特别是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后,可检测到纤维蛋白原性大肠杆菌感染。18小肠结肠炎产肠毒素的大肠杆菌,能产生毒素,在某些肠回路,尤其是盲肠中,引起液体的分泌和滞留。

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大肠杆菌首先由德国儿科医生T.埃舍里希发现,而且此菌主要寄生于人及动物的肠道内,故得名大肠埃舍里希氏菌,习惯上译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包括几种不同的菌群,具有不同的致病性。

人类的大肠杆菌感染大致分肠道感染与肠道外感染两类。引起肠道感染的某些大肠杆菌菌群通过污染的手指、食物等经口摄入而致病,主要引起腹泻,重者可导致脱水和血压下降,如流行性婴儿腹泻、旅游者腹泻等。肠道外感染主要是肠道外部位或脏器的化脓性炎症,如泌尿道感染、新生儿脑膜炎等。肠道外感染大多继发于人体抵抗力下降或外伤、肠部手术的基础上。抗生素可控制感染。

大肠杆菌属肠杆菌科,为有动力或无动力的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具有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特点。大肠杆菌的细胞壁上有复杂的抗原成分,依据其形态,分别称为O(菌体)抗原、H(鞭毛)抗原及K(表面)抗原。也可将这些抗原成分分别进行血清分型。大肠杆菌O抗原的血清型达种,是分群的基础,H抗原和K抗原分别各有约50和90余种。血清分型主要用于流行学调查。

一般将大肠杆菌按照对人类致病力的特点分为四个菌群:普通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1]后三者是引起腹泻的致病菌。每个菌群均包括一定数量的血清型。其中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能产生耐热肠毒素和不耐热肠毒素。这两种肠毒素的产生在遗传学上受质粒的控制。质粒是一种较易传递的非染色体DNA。质粒的互相传递,能使不产毒素的菌株获得产毒能力。由于质粒的传递,可使任一血清型的大肠杆菌产生肠毒素和集落因子,从而具有致病性。

按产肠毒素性

根据大肠杆菌在感染过程中能否产生肠毒素的能力,可将大肠杆菌分为两大类:即产肠毒素性的大肠杆菌和非产肠毒素性的大肠杆菌。产肠毒素性的大肠杆菌是人和多种动物的任何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鉴定产肠毒素性的大肠杆菌主要是测定所分离大肠杆菌分泌的肠毒素的类型。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大肠杆菌产生肠毒素的能力,结合其对不同肠毒素的敏感性,而将大肠杆菌分型,称为肠毒素型[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l/72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