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了个大早,室外能听见小鸟欢快的叫声。旅舍是一处杭州特色老房子改建的,有一个四方小庭院,面积不大,小而精致。要是约上三两好友在院子里喝喝茶、聊聊天,最好不过了。
一出旅舍大门,一股清香扑鼻,原来是前面那棵树。郁郁葱葱的绿叶丛中,一簇簇白色小碎花挂满枝头,花开满树,远远都能闻到它的芳香,浓郁而清新,香气弥漫在整条街,沁人心脾。
绕绕弯弯,穿梭在江南特色的白墙黑瓦的建筑小巷里,伴着不知哪里传来清脆的鸟叫声,甚是惬意。
先是去找吃的,来到大街上,看到前面转角处的店面有很多老人家进进出出,我自以为是喝早茶吃早点的地方,有个牌匾书写“景阳观”,这么优雅的名称,我没想到里面是菜市场。我撩开厚重门帘,的确有很多老人家,不过他们不是在喝早茶、吃早点,眼前摆着很多蔬菜,我一看傻眼了,不好意思多看两眼。
讪讪退出来后,往前走,看见对面有家店,这回里面真的是有人在吃东西的,上面的牌匾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咬不得”,真有意思的名字。就冲着这名字,我进去一探究竟。原来说的是生煎包!因为新鲜出炉的生煎包,里面汤汁很烫,我一不小心就被烫到了舌尖。心急吃不得生煎包!需要沉得住气稍微放一放再吃。如果要咬,必须一口咬掉,要不然汤汁会漏出来,那就非常可惜了。
吃饱喝足,再出去漫无目的沿着大街走。这时候,还是当地人比较多,少了旅游景点那种特有的人来人往的喧哗,多了生活的气息,也就是非常接地气。
可能是清晨,路上皆是老人居多,走路很慢。或许这里原本就是慢生活的节奏。我自然而然,入了乡随了俗,慢慢悠悠地行走。
转个弯,进入一个巷子,听到些不寻常的音乐。原来是当地的人们在戏台旁的院子练太极呢!
看到前面有位清洁工阿姨跟另外一位相熟的人,这时的清洁工还算是比较闲,有时间话家常;看到一位保安大哥正悠闲坐在椅子上,正全神贯注地低着头抠脚。小摊开业的越来越多了,路过一个卖二胡的小摊,老人家在拉二胡,他旁边坐着两人在聊天;卖墨宝的小摊放着毛笔墨水供路人试笔,一位游客顺手写下了“缘”字……
00:37
路过回春堂,看到这种古老的中医馆很是好奇,于是进去逛一圈,看到一旁写着凉茶免费供应的牌子,于是我也跟着老人家拿了个杯子接了一杯凉茶,走出门坐到回春堂门口的休息亭边,周围是一众老人家在聊天、喝凉茶!
走着走着,前面一大爷正提着一个水桶在街边的小水沟里装水,一个阿姨正在跟他聊天,在聊这条水沟的话题。
因为这里正处于景点商业区,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活水沟实在是难得,想必是花了不少功夫的,至于真实情况如何却无从所知了。我好奇他们的谈话内容,当然也是非常喜欢当地人说话口音的原因,于是站在他们不远的地方假装拍照,试图想听清楚。可惜,能听懂的不多。
早上街边的店铺还没开门,只有一些小摊档陆陆续开始摆起来。路过一个卖纸扇的小摊,一对老夫妻在看。
老奶奶问老板:这扇子是不是真的檀香?
老板如实回答:这不是真的啦,这边哪有真的檀香。
老奶奶说:我家有一把很久以前买的纸扇是真的檀香,到现在还香着呢!
听着这对话,心里也是暗暗一笑,老奶奶真可爱!老板真实诚!
经过了南宋御街,走了不知道多久,到路的尽头,上了个与众不同的天桥。嗯,杭州连天桥都美的那么杭州范儿!
走走逛逛,有差不多到转场的时间,再回去青旅收拾收拾行李事先办了退房,在大厅的沙发坐着,耳边伴着音乐,拿出小笔记本,一点一滴回忆昨天和今天上午经历的美好。
发现我这一路都是不知不觉趋向老人家生活的圈子里去了,可我还是个大好青年呢,难道是未老先衰,提前体验老年生活的节奏吗?
离开时,按照导航路线走了近路走去地铁站,经过一些居民区,还有很多卖水果的店铺,看到有卖草莓的,10块钱买了一袋,麻烦老板娘洗好给我,然后边吃边走。
搭乘地铁过程中发现有个火车站,原本打算坐汽车去桐乡的我,就这么随性地改变了注意,改坐高铁。转乘的时候看到地铁站专属杭州特色的风景。
下一站,乌镇。
杭州,我还会再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l/1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