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崇飞
守住口业,不能妄言。如题,这是我个人的亲历。
过去四年,学习中医康养的过程中,只是通过推拿、刮痧、拔罐等中医康养手法,我给自己和多位亲友调理好了多种疾症,包括缠人烦人的两疮。这并不是我有多少能耐,仅仅是进一步验证了《黄帝内经》的伟大,证明了中医经络学说的伟大。因为这几年的中医学习,完全遵照《黄帝内经》的经络学说。举几个栗子,不是糖炒的,也非瞎编的,是实例。
例1。有一天凌晨,我突然发生眩晕的症状,睡着觉的时候,被晕醒。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躺着都晕,天旋地转,很难受。站起来,更晕。我的血压一直比较正常,当时医疗条件简陋,只能自救。于是我根据老师指导的中医理法,根据十二经巡行的时辰(发作时大约在凌晨1-3点,恰是肝经当令),按照《黄帝内经》所言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以及肝胆互为脏腑“肝胆相照”,判断症状应该与肝气郁结上冲有关。我开始按揉肝经的太冲穴,胆经的风池穴-头窍阴穴-头临泣穴-本神穴-正营穴-阳陵泉穴,肾经的涌泉穴-太溪穴,心经的神门穴,到当天下午,在未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眩晕症状基本缓解了。之后两天,我继续坚持按揉相关穴位,眩晕完全好了。
例2。隔壁一位小哥跟我们学习中医养生,一天突然说自己口腔溃疡,吃含了一些药物不管用,问有什么穴位可以快速调理好。正好他的手头有一本中医经络的书,于是给他提供了太冲-行间-内庭-太溪-照海-关冲-前谷-合谷等十几个调理口疮的穴位,让他一一对号入座,每个穴位揉下。当天下午,再问他怎么样了,他说还没全揉完这些穴位,已经不疼了。到晚上,好了。
这个原理是什么?阴虚火旺,肾水少,肝血虚,藏不住火,虚火上炎时,其中一路会攻到上半身较虚弱地带,因此发作。发炎的“炎”字,按繁体字,“焱”,三个火,火很大。通过按揉相关经穴,泄火或引火下行。火走了,归正位了,炎症就没了。(此处可以参考小文“中医见效慢吗?一个舌溃疡的快速小调理即可说明”)
例3。一位同龄的退伍老兵,鼻塞数月,导致无法鼻息,只能用口呼吸,晚上睡觉一会儿就口干舌燥,最后舌头发麻,几近窒息,最后都动用呼吸机了。医院拍片,鼻腔什么问题也没有,无异物,无息肉,无变形。给开了喷剂,不管用。狠扎人中,不管用。个别医生甚至认为他在装病。老兵身心备受折磨,几近崩溃,甚至想自杀。之后有缘同住一屋,我们开始帮他调理。第一次时,我给他推拿两条手臂的肺经,从中府穴云门穴开始,天府-侠白-尺泽-孔最-经渠-列缺-太渊-鱼际,一一轻揉,至大拇指甲外侧的少商穴。我让他用一只手按住一个鼻孔,在我按揉的过程中,哧拉着鼻孔。结果,手太阴肺经两个手臂22个穴位还没完全揉完,只听他惊呼“董哥,一个鼻孔通气了”。
不通气三四个月,突然一下子通了,他有点欣喜若狂。其后几天,在推拿之外,我又顺着他的肺经刮痧,挂出黑紫色的痧。同时,也让他每天上午9-11点期间,自己揉一揉脾经的太白穴-公孙穴-大包穴等。大约一个多周后,他的鼻塞问题几乎全好了。
这又是什么中医原理?为什么揉胳膊揉手指就能把严重的鼻塞问题调理好?为什么还要揉脚上的脾经穴位?是瞎蒙的?神奇吗?老董负责任的告诉您,既不是瞎蒙的,也没什么神奇。《黄帝内经》讲的很清楚,“肺开窍于鼻”,肺气虚则鼻息不利。鼻子的问题,首先要找肺,补肺气。肺属金,脾属土。土生金。肺的问题,可以往前找到它的妈妈——脾。所以,鼻炎之类的病症,要脾肺同调同补。老兵之所以突发鼻塞问题,主要是因为他多年胃炎,中气(脾胃之气)本来就很弱。而鼻塞前他又得了一次急性阑尾炎,阑尾穴就在胃经大穴足三里的下面,紧挨着,也属于脾胃系统的。发焱溃烂后,也进一步大伤中气,中气一下子虚掉了。脾土一虚,土不生金,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直接影响其子——肺金。最终导致老兵的肺气一下子虚了,直接影响到鼻息。(鼻子不通,轻度的,揉搓鼻翼和大肠经最后一个穴位“迎香穴”也很管用。肺与大肠相表里。)
例4。一位威海船老板,十几年的痔疮,混合痔,动辄便血,每月很痛苦。各种治疗,均不见效。我采用刮痧的方式,针对其督脉的长强穴-腰腧穴-百会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的会阳穴-八髎穴等进行调理。第一次帮他刮,当天晚上便血止住了,痔疮也不疼了。之后一个月内,没有再犯痔疮。其后又帮他刮了四五回,完全好了。痔疮的表面问题,是直肠的问题,气滞血瘀了。但主要是肝的问题,肝主筋。肝气虚,则筋松弛。肝气怎么虚的呢?气大伤肝,这点都知道。吃药不当会伤肝,辛辣过度会伤肝(辛味入肺,过辛则肺金伤肝木),酗酒会伤肝。现代人纵欲过度,会伤肾,也会伤肝。
还有挺多实例,以后再说。下面说说我的中医缘,希望对您有触动。
十六年前,我参拍央视一部大型纪录片,因长期在机房剪辑,缺少运动保健,导致较严重的腰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大脚趾挺长时间麻木,稍一动就扭到腰。夏日炎炎时,在屋里不敢开空调,大开着窗户,热浪滚滚,浑身冒汗,但腰部冰凉,用毛巾被裹着,仍然冰凉。这种情况,有缘遇到推拿高手谭老师,她用了一个夏天时间,每周来给我推拿+拔罐,三个月后,腰椎好了,脚趾不麻了,捎带着多年的慢性咽炎也好了。那年冬天,没感过冒。其后十年,腰病没再犯过。这就是中医的神奇。后来当我深入学习经络穴位之后,明白了谭老师调好我的腰病以及咽炎的道理,后背膀胱经的诸腧穴是调理关键。所以,神奇不再。
还有一次,夏天在大树下的石凳上坐了一会儿,回家后腹痛如割,坐卧不宁,从未如此疼过,感觉是一股气在窜来窜去。医院,恰逢谭老师,她帮我调理了十分钟,放了个P,完全好了。她说我在石凳子上坐,因夏天毛孔全开,寒凉邪气极易入体,把其引下去,就好了。当时想,医院拍片,一股气,啥也拍不到。咋诊断?咋治疗?
十四年前,参拍《千年中医》时,有缘近距离拍摄采访近九旬的国医大师路志正,那段时间我老是感觉体乏无力,很容易累。跟路老说了,他伸手帮我把脉,看舌苔,问大小便和起眠饮食。诊断我是脾虚困于湿。开了几副草药,总共三十几块钱,回家熬服几天,症状消失了。
中医之缘就是从这一件件病事当中,开始萌芽。一直到四年前。终于得遇大机缘,遇到中医引路人,开始滋长。从《黄帝内经》入手,潜心学习。在恶劣的环境当中,学点中医,利己利人。
古人云:父母不懂医,是为不慈;儿女不懂医,是为不孝。回头看看过去未学不懂中医之前,为人子,也为人父,不慈不孝。曾经,父亲感冒了,老咳嗽,担心肺有问题,去医院拍片开药,一千多块钱。回家后还一直不好。母亲更年期甲亢,时好时坏二十多年,只能常年吃西药控制,伤肝伤肾,耳聋了眼花了,只能戴助听器戴老镜。孩子不听话,急眼了连熊带吓。
学了中医康养后,感冒了,从「有无痰?白痰黄痰?白天咳还是晚上咳?舌苔白还是红?」等等等等,能判断出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然后对症调理,配合食疗,很快好了。几乎不花钱,也不折腾老人。
甲亢了,从肝胆三焦入手调理。
耳聋眼花了,从滋补肝肾入手调养,加上疏通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孩子熊大熊二了,心平气和地跟他沟通。因为“恐伤肾”,老吓唬孩子,吼孩子,会伤到他的肾气(急也会伤自己的肝气,两败俱伤矣)。很多白血病的青少年,诱因不是装修污染,而是父母在其小时候的吓唬及娘胎里母亲过食寒凉,伤到先天元气(肾气)了。
这几年,带着孩子一起学中医康养,现在已经不用我们盯了,他基本主动绝缘那些垃圾食品和冷饮。时不时还给小伙伴们提个醒,少吃寒凉。
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能欣然接受。中医康养,应该从娃娃抓起。这个才是真正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至宝。
本文最后一点心悟,与君分享:人生纵然跌宕起伏,但有中医的阴阳五行支撑,善养浩然正气,有儒释道智慧加持,时时谦卑反省,如此这般,内心才能如磐石,笃定不移。只要正念正道,光明磊落,心怀苍生,济世救人,不断学习,不断修炼,不断精进,你我天年可期。
感谢先人,感谢中医。感谢那些机缘和诸位。上古大神、伏義炎黄和药师佛在看不见的地方注视着我们,愿全球新冠早消,愿苍生有情“众病悉除,身心安乐”。
(天年宝藏
董崇飞)天年宝藏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f/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