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海交通大医院陈萦晅、房静远课题组研究发现,位于线粒体的sirtuin家族蛋白SIRT5通过促进大肠癌细胞的谷氨酰胺代谢在大肠癌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项研究丰富了大肠癌代谢调控的机制,并为SIRT5作为大肠癌潜在治疗靶点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
据陈萦晅教授介绍,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的特征之一。肿瘤区别于正常细胞的代谢特征为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提供可能,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肿瘤代谢的精准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位于线粒体的sirtuin家族蛋白SIRT5通过促进大肠癌细胞的谷氨酰胺代谢在大肠癌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谷氨酰胺代谢酶LUD1参与介导了SIRT5的促肿瘤作用。SIRT5诱导的GLUD1赖氨酸残基的去戊二酰化明显上调其酶活性,并进一步促进谷氨酰胺回补三羧酸循环,提供肿瘤细胞快速分裂增殖所必需的前体物质。
医院消化科对胃肠肿瘤的研究长达30多年,由单一的肿瘤发生机制病原学研究及其干预预防,到表观遗传学机制探讨,再到信号通路研究,直至环境因素特别是肠道菌群影响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的研究。曾以通讯作者发表Cell、LancetOncol、CancerDiscovery等著名期刊论文,以第一完成人和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成为NSFC创新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
陈萦晅在邱德凯教授和房静远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结直肠癌发生表观遗传学研究近二十年,近5年致力于结直肠癌代谢这一国际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进行研究,先后负责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独立通讯作者发表多篇影响因子超过5分的SCI论文,包括NatCommun、Oncogene、Carcinogenesis、IntJCancer、BrJCancer等主流期刊论文,这标志着医院消化科结直肠肿瘤代谢相关研究进入新阶段。
据悉,该研究论文通讯作者为陈萦晅教授,博士生王韵茜为第一作者;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个项目的资助支持。(来源:科学网)
往期也精彩
大肠癌
0.3秒测癌,日本借助人工智能诊断大肠癌
大肠癌
Cell:科学家发现大肠癌患者化疗后复发因具核梭杆菌
结肠癌
Nature子刊:上海交大张健课题组发表抑制结肠癌迁移的药物设计新成果
视角
大便有血,是用力过猛还是肠癌征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请长按下方白癜风怎样治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f/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