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大肠经的位置及作用


大肠经的位置: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经。

  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主治胃、肠等腹部疾病,神经精神方面病症,某些热性病,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商阳穴、二间穴、三间穴、合谷、阳溪穴、偏历穴、温溜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曲池穴’肘髎穴、手五里穴、臂臑穴、肩髃穴、巨骨穴、天鼎穴、扶突穴、口禾髎穴、迎香穴。

名称歌诀:

手阳明大肠经05-07(20个)

商阳二间三间住,(商阳、二间、三间)

合谷阳溪偏历安。(合谷、阳溪、偏历)

温溜下廉上廉处,(温溜、下廉、上廉)

手三里上曲池边。(手三里、曲池)

肘髎连接手五里,(肘髎、手五里)

臂臑肩髃巨骨山。(臂臑、肩髃、巨骨)

天鼎扶突口禾髎,(天鼎、扶突、口禾髎)

迎香只在鼻翼边。(迎香)

大肠经的穴位

1、商阳穴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配伍:配少商点刺出血治热病,昏迷。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2、二间穴   定位:微握拳,当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主治:目昏,鼻衄,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热病。   配伍:配合谷治齿痛。   刺灸法:直刺0.2~0.3寸。3、三间穴   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主治: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眼痛,肠泻,洞泄。   配伍: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   刺灸法:直刺0.3-0.5寸。4、合谷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配伍:配太阳治头痛;配太冲治目赤肿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配三阳交治经闭,滞产;配地仓颊车治眼歪斜。   刺灸法:直刺0.5~l寸。   附注:《神应经》:孕妇不宜针。别名:虎口。5、阳溪穴   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6、偏历穴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主治:目赤,耳鸣,鼻衄,喉痛,手臂酸痛,水肿。   配伍:配曲池治手臂疼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7、温溜穴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主治: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肩背酸痛,肠鸣腹痛。   配伍: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直刺0.5中l寸。8、下廉穴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肘臂痛,腹胀,腹痛。   配伍:配足三里治腹胀,腹痛。   刺灸法:直刺0.5~l寸。9、上廉穴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主治:头痛,肩膊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肠鸣腹痛。   配伍:配曲池治手臂麻木;   刺灸法:直刺0.5~l寸。10、手三里穴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齿痛颊肿,上肢不遂,腹痛,腹泻。   配伍:配曲池治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8~1.2寸。11、曲池穴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配伍:配血海,足三里治瘾疹;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配太冲、大椎治高血压。   刺灸法:直刺l~1.5寸。12、肘髎穴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曲池上方l寸,当肱骨边缘处。   主治:肘臂部痪痛,麻木,挛急。   配伍:配曲池治肘臂疾病。   刺灸法:直刺0.5~l寸。13、手五里穴   定位: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主治:肘臂挛痛,瘰疬。   配伍: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5~l寸。14、臂臑穴   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七寸处。   主治:肩臂痛,颈项拘挛,瘰疬,目疾。   配伍:配光明治目疾。   刺灸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15、肩髃穴   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配伍:配肩髎治肩臂疼痛。   刺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16、巨骨穴LI16Jùgǔ   定位: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瘰疬,瘿气。   配伍:配肩髃,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直刺,微斜向外下方,进针0.5~l寸。17、天鼎穴   定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   主治:暴喑气梗,咽喉肿痛,瘰疬,瘿气。   配伍: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配合谷治瘿气。   刺灸法:直刺0.5~0.8寸。18、扶突穴   定位: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   配伍:配合谷治瘿气。   刺灸法:直刺0.5~0.8寸。19、口禾髎穴   定位: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主治:鼻塞,鼽衄,口歪,口噤。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20、迎香穴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主治:鼻塞,鼽衄,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3~0.5寸。

大肠经的作用

  手阳明大肠经是和肺经关系非常密切的经脉。呼吸系统有疾病时,以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是经常使用的疗法。现代医学中,大肠是承接小肠以上的直肠、结肠、盲肠,并以下连接肛门为终点的消化器官之一。然而,以中医学而言,大肠是指从肚脐上约一、五寸的穴位开始,经直肠直通肛门的整个系统。大肠经发生异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症状出现。若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疼痛感。因为肺机能不好,所以皮肤会出现苍白干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份无法顺利运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倾向。压迫腹部的肚脐两侧及腰部时,会产生疼痛感。身体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使用大肠经的穴位加以治疗,症状能减轻,身体也会感到轻快。治疗大肠经的穴位有二十个,脸部有迎香、水沟。脖子部有扶突、天鼎。肩、肘部有巨骨、肩髃、臂孺、五里、肘髎、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温溜、偏历、阳谷。手掌有合谷、三间、二间、商阳等。

大肠经功效

  大肠经可以有效地防治皮肤病,中医讲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浊气不能及时排出会直接通过大肠排泄,肺功能弱了,体内毒素便会在大肠经淤积,所以脸上起痘身上起湿疹这些问题,大肠经可以十分好的调节,我门可以用刮痧法把里面积攒的淤毒刮出去。

  大肠经属阳明经是气血都很旺的经络,可以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 

手阳明大肠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证。《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脉经·大肠手阳明经病证》:“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大肠有寒,鹜溏。有热,便肠垢。大肠有宿食,寒栗、发热有时,如疟状。大肠胀者,肠鸣而痛,寒则泄食不化。”

  患手阳明大肠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头、面、耳、鼻、喉及热病,有下列病候:口干,鼻塞,衄血,齿痛,颈肿,喉痹,面痒、面瘫、眼珠发黄,肩前、臂及食指痛,经脉所过处热肿或寒冷或发寒颤抖,肠绞痛,肠鸣、泄泻。

  大肠经的失调会引致与大肠功能有关的病症如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等。此外,由于大肠经经过口腔及鼻,因此牙痛、流清涕、流鼻血、循经部位的疼痛或热肿等病症都可能显示了大肠经出现问题。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咽喉病、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大肠经养生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所以,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要穴主治歌

大肠与肺相表里,大肠与肺相表里,为传导之官化物出焉

传导化物通腹气。大肠又可通调腹部气机,其端魄门亦为五脏使

商阳主刺卒中风,商阳有开窍泄热之效,治中风、热病汗不出

胸满暴仆痰昏蒙,亦治昏厥、喘满

咽喉肿起牙齿痛,大肠经贯颊入下齿,治咽喉肿痛、牙痛、痄腮

指麻耳聋面颊肿。本经为阳明多气多血,可通经治手指麻木及耳聋

二间三间治颌肿,二间三间可疏阳明经气,治颌肿、目痛

鼽衄齿喉睡蒙胧。亦治牙痛、喉痹、鼽衄、多卧喜睡及手肿痛

合谷退热主镇静,合谷为镇痛镇静之要穴,亦为泄热要穴

头面疹汗刺之宁,头面五官、下颌关节等病皆可取之,亦治皮肤病、汗症

解表通经滞难产,可解表清热治表证,亦治滞产、经闭、痛经

肠痈偏瘫惊风平,为大肠原穴,治胃肠之配穴,亦可祛凤定惊,治中凤、惊风

阳溪主治诸热证,阳溪为经火穴,有清热安神之功,治诸热证

瘾疹腕痛目咽肿。亦治咽喉肿痛、头痛、耳鸣、目赤及手腕痛

温溜消肿安神腑,温溜有清热消肿、安神通腑之功,治肠鸣腹痛

腹痛面肿痫舌吐。亦治喉痹、面肿、头痛及癫痫吐舌

三里消胀穴在手,手三里弹拨可消针感后遗,亦可清热明目

腹胀不仁瘫难走。本穴善于理气通经,治腹胀吐泻、半身不遂、手臂不仁

曲池退热调营卫,曲池善于调和营卫,为退热要穴,可清阳明经热、腑热

皮病风疹半身痿,治诸皮肤病,如风疹、瘾疹,又可通经活络

头痛眩晕膝肿痛,治头痛、牙痛及半身不遂、肩痛、膝肿

癫狂善惊调肠胃。亦有清头明日之功,治癫狂,又为治肠胃病之要穴

臂臑理气兼明目,臂臑有理气消痰、清热明日之功

肩臂疼痛目疾主;主治肩臂疼痛及诸目疾,如红肿、疼痛、畏光等

肩髃通经治瘫痪,肩髃为治肩病之局部要穴,善于通经活络

手挛瘰疬肩周炎;治半身不遂、肩凝证及瘰疬、诸瘿

扶突清咽止呃逆,扶突有清咽利膈止呃之效,治呃逆

暴喑咳喘臂不起。亦可通经治上肢麻木不举及咽喉诸疾

迎香通窍鼻病灵,本穴可宣肺气、通鼻窍,治鼻塞、鼻渊

面瘫面痒若虫行,亦有散风通络、宣肺利水之功,治面痒、口歪

斜向鼻根三分刺,可平刺、斜刺至鼻甲部

禁灸放血治眼病。本穴只针不灸。内迎香放血治红眼病

敲大肠经好处

  每天坚持敲打大肠经可以保持大肠经气血的旺盛通畅,大肠经通畅了,大肠的功能也就好了,排泄自然正常,而且还可以很好的减少人体毒素,敲打时最好坐在椅子上,手臂弯曲放在大腿上,用另一只手从手腕开始往上敲打,经过肘部到肩部,也可以站着,让手臂自然下垂进行敲打。

  如果是经常使用双手过多的人,也可以经常敲打大肠经,不但可以舒活整个手臂的气血,还可以让手臂得到放松,预防手臂酸胀疼痛等毛病。

  对于大肠经的保养,最好是放在早上起床之后,把它当做是晨练的内容,因为大肠经气血最旺的时间段是早上5点-7点,这个时候刺激大肠经效果是最好的。

赞赏

长按







































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f/10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