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菊注射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59.html北京瑞生堂--你的养殖服务专家
诚信胜金厚德载物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以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麻痹及剖检时胃壁、肠系膜等水肿为特征。临床治疗较困难,宜抗菌、强心、利尿、解毒。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死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常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发病率较低,而死亡率高达90%甚至更高。发病仔猪多数营养良好、体格健壮,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但初生时患过黄痢的仔猪一般不发病。
2、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
本病多突然发生,病初表现轻度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步态不稳,偶有个别猪只体温上升。随之头面部及眼睑水肿,并出现神经症状,大多行走不稳,摇摆或盲目转圈,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两后肢直立;有的病猪卧地不起,四肢划动,似游泳状,口吐白沫,触摸时反应敏感,兴奋不安,叫声嘶哑,表现惊厥。本病病程短,一般在48h以内死亡或恢复。成年猪病程可延至5~7d或更长。
解剖可见病死猪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以胃壁大弯部水肿最为严重。切开胃壁可见切面增厚呈现胶冻状,流出清亮或茶色液体;有的结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或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心包和胸腔、腹腔有较多积液,在空气中暴露立即凝成胶冻状。
3、预防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
平时应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合理搭配,保证母体膘情良好,实行新老母猪混养,使之产生本场(圈)常有菌的抗体。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提高仔猪的自身抗病力;适时断奶,一般在22~35日龄为宜;断奶时实行“母去仔留”,原圈留养5d后转群;饲料更换要逐渐过渡,不能突然改变,同时避免其他应激刺激。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建立定期的灭菌消毒工作机制。
3.2科学饲喂配方饲料,提高抗病力
1)在饲料中按2~3mL/kg添加有机酸或食醋,一是可以增加仔猪胃内容物的酸度,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提高食糜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二是由于有机酸能够抑制和杀灭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等有害菌群,有利于益生菌的增殖,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起到防止和减少水肿病发生的目的。
2)减少仔猪饲料蛋白质,增加纤维素含量,同时在饲料中可添加适量硒、维生素E。一般日粮中硒的含量应保持在0.3~0.4mg/kg的水平,维生素E的含量应保持在~mg/kg的水平。
3)在一段时间内控制仔猪的饲料喂量,在断奶时每头仔猪每日按0.5kg饲喂,1周后逐渐增加到足量。
4)在仔猪断奶前1周和断奶后2周,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每周1次,每次2mL;或在断奶前1周和断奶后3周内,每日内服磺胺二甲基嘧啶1.5g。在发病高峰季节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拌料或预防。
3.3免疫接种
用仔猪大肠杆菌三价苗在母猪临产前20d肌肉注射2头份,或用仔猪水肿病菌苗对初生仔猪免疫注射效果很好,能够有效地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4、治疗方法
仔猪水肿病是由于产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在宿主肠道内大量增殖并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引起的疾病,目前尚无中和、缓解这类毒素的解毒药。因此,对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猪进行治疗可能为时太晚,但对已存在病源性大肠埃希氏菌而尚未表现临床症状的同窝仔猪用抗菌药物或其他相应措施,可控制或抑制肠道内大肠埃希氏菌的数量,防止产生大量毒素而导致发病。因此,一旦一窝仔猪中出现病猪,必须对全窝仔猪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笔者通过试验,证明磺胺嘧啶钠、6-甲氧磺胺嘧啶、恩诺沙星、氯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对本病均有治疗作用,若配合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则效果更好,根据病情配合地塞米松治疗也可获得满意效果。此外,对病猪还可应用盐类缓泻剂通便,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推荐用法:体重50kg的猪,用卡那霉素50万IU、50g/L碳酸氢钠30mL、g/L葡萄糖40mL混合1次静脉注射,每日2次;同时腹腔注射g/L的磺胺嘧啶钠10mL、g/L的维生素C5mL、地塞米松5mL、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3mL。
北京瑞生堂
提供行情、猪病、技术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yb/6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