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陈潮祖从气津论治慢性便秘


导读

陈潮祖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年被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管理局选定为全国首批名带徒继承人的名老中医专家之一,年经国务院确定为对中医高等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中医专家。他对中医方剂、治法和脏腑病机有深刻研究,对多种慢性病、疑难病均有丰富的辨治经验和独特的用药心法,对慢性便秘的诊治着眼气、津两点,对病机的阐述简明精确,丝丝入扣,治疗效果显著。

病机探讨

陈老倡导“五脏六腑皆宜通”,临床上以调理脏腑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为主要治疗出发点。人体气、血、津、精的升降出入,均是通过五脏气机的升、降、出、入来实现的。陈老认为,慢性便秘的病机分析,当以“气”、“津”为重。盖大肠主津,以通为用。人体的津液耗伤或津液不布,肠道失却津液濡润,糟粕自不得下;而津液的正常输布,则有赖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故曰气畅则津布,气郁则津壅。肺失宣降,或脾失升降,或肝气郁滞,或肾阳虚气化无力等,凡可令气机受阻,津液停滞者,均可导致便秘。

热盛津伤

(阴津亏损)

热盛津伤之便秘,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便秘多见于热结阳明证,呈痞、满、燥、实,当用承气汤辈(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泄热荡积。而慢性便秘者,多由平素过食肥甘厚味,过饮酒浆,热邪伤津;或因工作娱乐,彻夜不眠,阴液暗耗所致,此类便秘者多伴见口干、舌干喜饮、舌红,脉细微数。此类阴津亏损导致的便秘为肠道失濡,燥屎不行,又称无水舟停,攻之宜慎,误攻势必愈伤津液,治宜养阴滋液,增水行舟。方药多用增液汤、五仁丸加肉苁蓉、胡麻仁等。

此外,四川地区之人喜食麻辣火锅,饮食较油腻。长期嗜食肥甘燥热,往往还可导致脾不运化,湿邪内停,郁久化热,又加重阴伤,此类阴虚夹湿热证候,舌苔往往较厚腻,除用养阴滋液之品外,还可酌加茵陈、薏苡仁、车前子等清利湿热,以解脾湿之困,恢复脾胃正常运化之职。

水津不布

水津不布所致之慢性便秘,临床并不少见,但往往容易被忽略。此类患者多有长期服用寒凉泻下药物的用药史,多伴脾肾功能失调,水湿为患的表现,如身肿、困重、眩晕、吐涎,口不干或口干不欲饮,舌淡或淡胖,苔白,脉缓或弱等。此系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肾的气化不及,以致水津不能四布,五经不能并行所致。患者虽有湿滞体表征象,肠道却现燥涩。治宜温阳化气,运脾除湿。常用五苓散化气行水,令其水津四布,内渗肠道,大便自然归于正常。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五苓散中白术运脾燥湿,助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茯苓、猪苓、泽泻利水而不伤阴,通调水道,令水津下流于肾;桂枝温阳化气,使津化为气,从而方能敷布水津。医者但知五苓散能治气化失常的泄泻,却不知能治气化失常的便秘,是对《素问》“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理犹未透彻理解,亦治病求本之旨尚未彻底明了。陈氏可谓参透了仲景五苓散之真谛,擅用五苓散治疗阳虚湿困,肠道失濡之便秘,疗效显著。且陈氏体会,用此方时,桂枝的用量宜重,至少不应少于12g,否则全方振奋阳气,化气输津之力太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阳虚严重,兼见形寒怯冷者,还可选用真武汤加减,以温阳利水通便。

传导无力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阴阳升降之轴,气机升降之枢。如年老气衰,或久病体虚,以至中气下陷,传导无力,因虚而滞。

此型慢性便秘的辨证要点有三:

一是病患多年逾花甲或有久病体虚史;

二是多兼见心悸气短,四肢无力;

三者,舌质多偏淡而瘦。

此类以虚为本,传导无力的便秘,补虚即是通气,故虚则当补。方药多选用补中益气汤,用黄芪补肺气,益中气,升清阳;人参、白术、甘草补下焦元气,壮脾胃谷气;升麻、柴胡相配,一升中焦脾阳,一升下焦肝气,陈皮醒脾行气,当归养血润燥,各药相伍,能使脾气健运,传导正常。

此种便秘不通之证候而用补法,体现了塞因塞用的治疗思想。在补虚的同时,陈氏一般也少佐温通气机药物,以助元气推运激扬之力,但绝不用破散耗气峻烈之品。陈氏还善在方中加益母草以促肠道蠕动,或加桔梗宣发肺气,提壶揭盖,寓“下病上取”之意。

三焦气滞

少阳三焦包括膜原和腠理两个组成部分,表里上下无处不有,是联系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的组织,为津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三焦皮里膜外津液在人体内的输布主要靠三焦水道,三焦不利,便可出现水液输布障碍,饮停于内,下不能输膀胱,大肠津亏,则可致大便难。此类患者以女性或性格内向之人多见,与性格较易抑郁者,气机易致阻滞有关。这种便秘以三、五日一行,经年如此,别无所苦为特征,常伴见胁下硬满或不适,性格急躁或内向不喜言语。治宜疏理三焦气机。因肝的疏泄功能统管着气、血、津、液、精五种基础物质的运行调节,故调三焦气机重在疏肝,陈氏在临床中多选用小柴胡汤,正如《伤寒论》云:“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小柴胡汤能舒畅三焦津气,使津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庶无糟粕燥结之忧。

兼见脾虚血郁者,方用逍遥散加减,肝气郁结甚者,胁下疼痛明显,或心烦易怒,或梦中与人争斗者,多用柴胡疏肝散以增强疏肝理气之功。

病案举例

周某某,女,19岁,年3月18日初诊。自诉长期便秘,平素基本无便意,解便不爽,大便3-5日一行,服寒凉泻下药才可通便,手足常汗出,常自汗,口干不欲饮,面色淡黄,舌淡,苔白腻,脉弦滑。以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加减治之。

处方:

柴胡12g,黄芩12g,生晒参12g,法夏12g,生姜6g,桂枝12g,泽泻12g,生白术15g,猪苓12g,茯苓12g,枳实10g,厚朴10g。

4剂,水煎服。

二诊(3月25日),自述服药后便秘缓解,排便顺畅,大便每日1行,舌淡苔白腻,脉缓。处方:

桂枝12g,泽泻12g,生白术15g,猪苓12g,茯苓12g,生晒参15g,枳实10g,厚朴10g。4剂,水煎服。

按:若三焦气滞,阳弱气化不行,则浊阴留滞,津液不布,气机困阻,肠道蠕动减弱,则发为便秘。前医多用寒凉滋腻之品,反损中阳,以致阴邪留滞为患,肠道气机困阻,则患者无便意,解便不爽。津不上承,则见口干不欲饮。施予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宣畅三焦气机,温阳布津,大便自畅行得下。去大枣、甘草者,因其甘缓助湿之性,不利祛除浊阴之故也。

本文摘自:

叶俏波,陈西平.陈潮祖从气津论治慢性便秘经验.四川中医.,27(11):9-10.

1

END

1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yb/55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