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大肠癌发病率都有增加的倾向。在我国,大肠癌为排名第4~6位常见的肿瘤,发病年龄在45岁左右,较美国要提前15年。多数研究认为,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密切相关,其中,高脂肪饮食和运动不足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尤其明显。高脂肪饮食者大便中厌氧菌增多,食物中纤维素缺乏,如果再缺少运动,肠道蠕动受到影响,大便量减少,则肠中致癌物浓度就会上升,最终导致癌发生。因此,早一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而在我国的青年癌症患者中,大肠癌患者占23.7%。在一场青年大肠癌患者的随访和研究中,结果表明青年患者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所以早期发现至关重要。但早期大肠癌多无任何症状,有症状时大多已发展为中晚期,故只能通过定期筛查才能发现。部分早期大肠癌在肠镜下就可以切除,无需剖腹,手术后五年治愈率可达90%以上。而目前,造成我国大肠癌高发病率和低存活率的原因正是早期癌发现太少。所以,对无症状人群的普查是提高早期大肠癌检出率和治愈率的主要途径。日本、德国、美国均已立法,规定50岁以上的公民每年接受一次大肠癌普查;在众多种癌症中,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已在九大恶性肿瘤中排位第三。但让人遗憾的是,目前在我国,去医院就诊的大肠癌患者仍以中、晚期居多,手术后5年生存率不及60%。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变细、黏液便或脓血便、便血、贫血、腹部包块、指检直肠包块、腹胀和肠梗阻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大肠癌相关检查。有些大肠癌患者,早期仅有大便带血表现,却当成痔疮延误诊治一年甚至两年,此类临床教训非常之多。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尤其要重视大肠检查。一般有以下情况者须引起一定的重视:1)大肠息肉患者;2)家族遗传性息肉和息肉病;3)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4)胆囊切除术后;5)有大肠癌家族史者。鉴于我国大肠癌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明显提前,故主张在40岁以上人群中积极推广普查,方法有下列几种:1)直肠指检是主要的检查方法,因为大肠癌中70%~75%发生在直肠和乙肠。直肠指检一般能了解距肛门8厘米范围内的病变。2)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试验,费用不高,如结果为阳性,则进一步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还可检出大肠息肉等消化道疾患,特别是大肠腺瘤的癌变率可达10%~20%。3)有上述高危因素者,如有条件从40岁开始,每年结肠镜检查一次,连续三次。如阴性,以后每四年检查一次。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肠镜检查。
赞赏
长按治白癜风拉萨哪家医院好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yb/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