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早癌,治愈一个病人;
幸福一个家庭,健康一个民族。
癌症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从病因上预防癌症的发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减少霉变、烟熏、腌制食物的摄入,控制病毒感染,减少接触致癌物质等。
二级预防,在疾病的早期或癌前病变期通过定期检查将其发现,提高治愈率。
三级预防,即临床治疗。通过肿瘤专科医生的规范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程,提高生存质量。
年中国新发的结直肠癌大概52万,因为结直肠癌死亡的大概30几万,每1.5分钟就有一个人确诊结直肠癌,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结直肠癌。面对肠癌在中国的高发现实,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何消灭肠癌呢?
高危对象
1.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2.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5.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6.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7.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
筛查建议
1.符合1~5的“一般人群”筛查:
2.1)大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1次大便隐血(FOBT)检测,每10年1次肠镜检查,直到75岁;
3.(2)76~85岁,体健者、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
4.(3)85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
5.符合“有大肠癌家族史”直系亲属筛查:
6.(1)1位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发病年龄小于60岁)、2位及以上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任意发病年龄),40岁开始(或比家族最小发病者发病年龄小1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FOBT检查,每5年1次肠镜检查;
7.(2)有一级亲属家族史的高危对象(仅1位,且发病年龄高于60岁):4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FOBT检测,每十年一次肠镜检查。
8.符合7的“遗传性大肠癌”家族成员筛查:对FAP和HNPCC患者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
9.(1)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20岁以后,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
10.(2)基因突变检测阴性者,按照一般人群进行筛查。
11.关于筛查方法推荐:
12.(1)FOBT检测+问卷调查是筛查主要手段,证据充分;
13.(2)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筛查准确度,价格较为昂贵;
14.(3)有条件者,可联合粪便和血液方法进行筛查。
预防建议
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4.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汤医师推荐阅读
1、沉默的胆结石
2、腹股沟疝科普及治疗
3、下肢静脉曲张科普和治疗
4、阑尾炎科普及治疗
5、高血压科普和治疗
6、甲沟炎科普及治疗
7、足跟痛科普及治疗
如果文章对于您有帮助,欢迎扫一扫,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lb/9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