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六七岁的某个夏天,看了一部,那时还是文艺小鲜肉的黄磊老师,自导自演的电视剧《似水年华》。除了被黄磊老师的文艺气息和帅气的才华吸引外,还对电视剧拍摄地乌镇所深深迷恋。乌镇从此便成了一个少年心中,永未被抹去的梦。
远行,有很多种理由。
“没了爱情,你还有风景”,这是我的,所以就这样到了乌镇。
小桥流水,是江南水乡最独特的风景。乌镇的桥,都是古老的,比乌镇年龄最大的人,还要大。乌镇的桥也是最柔情的,像江南的姑娘。桥下的水,安静的流淌,安静的在乌镇流淌了六千多年,桥一座接着一座,从应家桥到财神湾,就有七八个。我喜欢桥,我喜欢有水的桥,像极了生命,躯体和灵魂的观照。
踏上一只乌篷船,船桨在河水中起伏,阴沉沉的天气,在这里衬托出的也是美。建筑依水而建,两者自成方圆,行舟而过,古旧的窗户,时而有姑娘的眼眸路过,像船下的水明亮清爽,也似岸边的柳柔情。此刻,应该下起些许的雨,这河便是雨滴的归宿。
忘记是哪位建筑大师说过,建筑是最重要的历史老人。乌镇历经沧桑,无数的战乱天灾曾降临于它,真的仿佛就像是个花甲老人,布满沧桑的皱纹。乌镇的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现在保存完整的建筑群,大多都是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
乌镇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充满了文化气息,不仅有一千多年前的梁朝昭明太子萧统,也有到近现代的文化大家如矛盾、木心。曾有学者说,矛盾先生把乌镇推向了文化的高地。乌镇的一水一土,一桥一船,一木一草,以及独特的文化人格,养育了历来的文人墨客。也许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吧。
躲过人流攒动的旅游旺季,在夜色降临的乌镇,漫步在青石板的小巷,任由思绪飞舞。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想起像丁香一样结着仇怨的姑娘。也想起,卞之琳的《断章》,那个装饰了别人梦的“你”。更会想起,洞箫的《油纸伞》,你会分不清是在旖旎的仙境里漫步,还是进入了如诗如画的梦幻。
“还记得早些时候,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果你不到乌镇走一走,不吃它的酒,不坐它的船,你是不会真正感受到从前的慢的。《从前慢》是木心的小诗之一,是在他去世后,在一堆手稿中发现的,已无从发现他的写作日期,但我想,无论是木心先生在国外时候,还是回到乌镇后写下的,先生写的一定是乌镇的《从前慢》。
旅行是对灵魂的一次探寻,脚步踏出的那一刻,便是一段崭新的路途!!
喜欢旅行的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lb/1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