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案例分享丨来看看一枚小息肉,ldquo


当肠镜检查发现你的肠道里有小息肉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有多大?

会不会长?

要不要切?

最后大部分人会做出相同决定

——不大!应该没事!不切!

然后,也不复查!

直到便血腹痛甚至癌变!

酿成难以挽回的悲剧!

息肉要不要切?

息肉会不会长大?

息肉需不需要定期复查?

请认真看完下面这个例子!5毫米微小息肉“熬”成癌

4年前,肠镜检查发现5毫米微小息肉,当时没有任何症状,认为太小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故而没做任何处理。

4年后,大便次数增多而且反复便血,再做肠镜检查时,这枚小息肉已经彻底癌变,你能想象这两个镜下检查的结果之间只间隔4年吗?

4年前5毫米小息肉

4年后彻底癌变

你更想不到的是:

每年夺走20万人生命的大肠癌!

约95%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

而且演变的过程只需要5-10年!

有的甚至更短时间……

这个“潜伏期”就是阻断它的过程!

换句话说

大部分结直肠癌,是可以预防阻断的!

而且阻断的方式很简单

——做一次肠镜检查!

发现息肉,切除它!

发现腺瘤,切除它!

就能有限阻断它癌变的进程!

小睡一觉就检查完了,你还害怕么?

当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要多了解疾病知识,科学预防!下面,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肠息肉!

什么是肠息肉呢?

肠息肉,其实就是肠粘膜表面上凸起的一种赘生物,一个肉疙瘩,说白了,就是肠道上多了一块肉。一般来说,肠息肉发生时,身体不会有任何症状,只是默默的潜伏在我们的身体内,除非进行体检,否则很难察觉到长了息肉。

或者是一些较大的息肉会引起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偶尔会有腹痛,还有一些患者在大便时会有肿物从肛门脱出。由于大肠息肉临床上常无症状,即使是出现了某些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腹胀、便秘等较轻微和不典型的症状而被忽视。一般病人多以便血、粘液血便等来就诊,又被误诊为痔疮等肛门疾病而延误检查,因此而误诊误治。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肠息肉可以说是大肠癌的“近亲”,虽然诱发肠癌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但是95%的肠癌却是从肠息肉演变而来,可以说息肉是大部分肠癌的“元凶”,所以不得不防。

肠息肉从无到有,从慢慢长大再到癌变,一般来说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因此早期筛查很重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切除,是预防大肠癌的最好方法。

但是更值得警惕的是,肠息肉即使是切除,也易出现再生长的情况,在一个对近万名大肠息肉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大约有50%的大肠息肉患者在术后4年内出现了再生的情况。

所以说,如果您曾经得过肠息肉,那就意味着可能再次得大肠息肉。由于大肠息肉通常无任何症状,如果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可能已经发生癌变,为时已晚。所以曾经有大肠息肉病史者,一定要定期复查。

肠息肉一定会癌变吗?哪种会癌变?

虽然说,肠息肉是肠癌的元凶,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息肉是否会癌变,还与年龄、大小、形状、数量、部位、遗传等有关,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判断它离癌是远还是近:

●看大小:越大的息肉越危险。1厘米以下的腺瘤样肠息肉癌变率为1~3%;1~2厘米的为20%;2厘米以上的高达50%。

●看形状:“趴”着长,长得像个摊开的饼子,这种扁平型的息肉最危险,需要尽早发现,尽早排除。

●看数量: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有的人可长出10多枚、20多枚息肉,数量越多越危险。

●看部位:有的部位容易发生癌变。

●看家族史: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有肠癌或者肠息肉家族史的人要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bs/93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