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肠癌咋办呢?能活多久?——肠癌?早期不用开刀,就能治好;——晚期,切肠子啊!也不能保证能活多久。这是我经常遇到的咨询问题。很多人拖到中晚期,便血了、腹痛了、消瘦了,才想到找医生,很多人,晚了。肠癌被确诊后能存活5年的不到40%,就是说10个肠癌,有6个人很快就会死亡。是这个肠癌太厉害吗?不,恰恰相反,它是最笨、最好预防的肿瘤。结直肠癌是恶性肿瘤家族中“良心未泯”的一种,因为发展迟缓、易于发现和预防,因此被医生们称为“傻子癌”。然而,就是这个“傻子癌”,却是被人们遗忘在角落,每年有近20万生命被它无情吞噬!据国家癌症中心年发表的数据,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和发病排名中,结直肠癌分别列于第5和第3位,新发病例约40万,死亡近20万,几乎每半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直肠癌。64%:超过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85%:85%的患者不知道怎么筛查结直肠癌;97%:97%的结直肠癌患者患病前未做过肠镜;85.8%:85.8%的被调查患者首次就诊原因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进展期症状;7.3%:7.3%的患者是在诊治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6.9%:仅6.9%是主动体检时发现;83%:首次确诊时,83%的结直肠癌患者都处于中晚期,且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透过这些令人震惊不已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并非结直肠癌太过猖獗,而是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实际上,原因非常简单,缺少一次肠镜检查!世所公认,结直肠癌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在早期发现也是很容易治疗的癌症,早期肠癌的治愈率>90%;极早期的黏膜内癌,几乎可%治愈。而晚期的5年存活率在20%以下。针对这个令人痛心的调查报告,作为消化内科医生,我想告诉大家以下几点。1.专家们戏称结直肠癌是“傻子癌”,实际是最好预防的癌症。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非常简单,超过90%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慢慢发展而来。从正常肠黏膜到长出息肉,大约需要10-30年;从息肉变成癌,一般需要5-15年时间,因为个体差异不同,有的可需要数十年时间。从息肉到癌形成的这段时间,平均有10年时间。在这三千多天里,哪怕你有一天想起来做个肠镜检查,就能发现并干掉这个息肉,那么癌的隐患就消除了。2.肠镜是怎么切除息肉的?因为肠息肉是突出于肠壁的肉疙瘩,在肠镜下非常容易看见,对于小的息肉,在肠镜检查时候就可以简单粗暴地夹掉;对于较大的、数目多的、性质无法判定的,可以择期进行内镜下切除术。此后,只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就可以了。这样做,基本上就能免于结直肠癌上身。真这么简单吗?是的,就这么简单。3.发现癌前疾病和早期肠癌,肠镜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肠镜检查是最直观的检查,它是一个带有高清摄像头的管子,进到我们的肠道后,就像我们走进了一个房间,可以全方位地仔细观察地板、墙壁、天花板等处的瑕疵,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可以取点活检拿到显微镜下看看性质;还能对息肉、早癌等进行切除。4.什么时候开始做肠镜?对于毫无症状的普通人群,我国指南建议是45岁开始做肠镜检查。实际上,在这方面,战斗在肠镜检查一线的基层内镜医生最有发言权。绝大多数的内镜医生都建议不能大于40岁!因为近几年肠癌年轻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二三十岁患上肠癌的也不在少数。因此,安全起见,还是建议40岁前无症状做第一次肠镜,此后根据首次检查情况决定复查的频率。但是对于高危人群则需要提前5-10年做第一次胃肠镜;出现症状者,则不分年龄,立即做肠镜及相关检查。5.什么是高危人群呢?①大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35岁者;②有肠道症状的人群。如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潜血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未能发现病变者,还有排便异常如慢性腹泻或长期进行性便秘的人群;③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④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药物治疗后者;⑤大肠癌或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后者;⑥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6.肠癌早期没症状。肠息肉几乎没有症状,只有个别大的才可能有腹痛便血的情况;早期肠癌也是如此;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我没症状做什么肠镜?结果就耽误了。就像调查报告所说的那样,85.8%的患者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症状才去检查的,结果一查就是进展期或者晚期;只有约不到7%的肠癌患者,是无症状时候去体检发现的。因此,无症状体检才是真正的体检,有症状去检查,那就是诊断性检查了。7.多久做一次肠镜合适?一般来说,首次做肠镜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或者只有个别炎症性息肉,5-10年再做下一次即可;如果发现问题,或者有显著症状,就要根据情况进行复查。单个良性大肠息肉摘除术后,刚开始每年需复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一次肠镜。多个良性大肠息肉,建议还是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病人可2~3年随访1次。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上皮内瘤变的,病人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瘤变和锯齿状腺瘤容易复发和癌变,应当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复查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有家族史的,要根据病理结果,遵医嘱进行更为频繁的复查和监测。大肠癌90%起源于肠息肉,40岁前做第一次肠镜,发现切掉,就能免于患癌;肠镜检查,既是预防手段,又是治疗手段。早期肠癌可以治愈。没有任何检查能够替代肠镜。作者简介:王文斌,男,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内镜室主任,副主任医师,山西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山西省抗癌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晋中市医学会消化及消化内镜分会委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bs/9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