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广州市大肠癌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且接近90%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治疗效果差,严重危害市民健康。早期筛查是遏制大肠癌高发的有效措施之一,年广州市正式在全市启动大肠癌筛查工作,并将此项目纳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予以推进。
筛查对象
50-74岁常住人口
筛查流程
1、符合条件居民携带身份证到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填写评估问卷及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领取免费验单及大便杯。
3、居民采集的大便标本需3小时以内送至我单位,需提供两次标本,且两次标本需间隔一周以上。
4、电话告知检查结果。
5、结果阳医院进行肠镜检医院进行肠镜检查,结果阴性建议隔年在进行筛查
筛查地址及联系方式白云区永平街永泰村十二岭路26号(双飞人大厦)--大肠癌防治知识
1、大肠癌概念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
2、大肠癌病因
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如:血吸虫病、盆腔放射、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钼)、吸烟等有关。
3、大肠癌临床表现
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因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大肠癌因其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4、患大肠癌的风险人群
50岁以上年龄人群,年龄越大,风险越大.
一级亲属(即父母、子女、同父母的兄弟姐妹)有患肠癌史。
本人有患癌症史。
本人有肠息肉病史。
本人有炎症性肠病。
有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
有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习惯。
排便习惯或情况不佳者:比如慢性腹泻、长期便秘、粘液便/血便,
粪便呈扁平状或变细,或者有经常性固定部位腹痛者。
5、如何预防大肠癌
首先要防治“病从口入”。这里的“病从后入”不仅仅是指食物卫生干净,还要求食物的种类搭配合理。正确的方式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点粗粮、蔬菜和水果,少喝点酒,少吃点肥腻食品。
二是多参加体育运动,控制好体重。每天保证锻炼30分钟以上;保持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在18.5~23.9之间或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三是规律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改掉“蹲马桶”读书、看报、玩手机的习惯。
四是定期筛查。经筛查确定为高危人群时就做肠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癌前病变。
五是及时治疗。及时治疗大肠息肉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变。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治疗白疗癜风用那些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z/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