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年最新的癌症报告显示:结肠癌仅排在肺癌、胃癌之后,为肿瘤死亡率第三名!那么,哪类人群是肠癌的高发人群?
1.喜食高脂肪、高蛋白人群
在日常生活中部分人群饮食主要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为主,如动物蛋白、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等,此类人群患肠癌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因为这些高蛋白低纤维食物会影响肠道正常蠕动,致使粪便长时间停留肠道内,易产生毒素,加之在饮食中水分及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而诱发相关肠道疾病,长此以往,癌症发生率较高。
2.长期熬夜的人群
长期熬夜可以诱发多种疾病,以肠道而言,新陈代谢减慢,可致毒素堆积,长期作用下,有患癌风险。
3.年龄四十以上人群
大约有90%以上患者年龄大于40岁。由此可见,对于该年龄段的人群而言,定期进行大便隐血及肠镜筛查很有必要。
4.患有其它肠道疾病的人群
如肠息肉,很多人认为肠息肉如果是良性的,就可以不必理会。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别不把息肉当回事,肠息肉在炎症的长期刺激下转变成肠癌的几率非常高。
5.长期便秘人群
长期便秘可能会导致大便干结,且毒素累积于肠道内,如此循环往复,严重者可诱发肠癌。
6.长期高压的人群
现代人学习、工作、生活压力大,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紧张、焦虑等现象。心理上的这种不适感易诱发生理上的变化,如出现腹痛、腹泻、排便频繁等症状,这些症状被称为“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蠕动不正常,排毒功能出现异常,危险性比较高。
7.有家族遗传史的人
如家族中有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患病史的人,其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2-4倍。
如何预防大肠癌
1.减少脂肪与红肉摄入: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尽量少吃红肉和加工过的肉制品(火腿、香肠、熏肉等),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比如烧烤、油炸、烟熏食品,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机会。
2.增加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食物中纤维素缺乏可使大便量减少,肠道运动减慢,因此肠道内致癌物质的浓度增高,致癌物与肠道壁黏膜作用的时间延长,就容易发生结肠肿瘤。应该尽量多摄入蔬菜、水果、纤维素,合理饮食,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
3.运动:通过运动可以平衡日常饮食摄入,同时可以帮助肠道蠕动,利于排泄,降低了有害物质在肠道中的积累,降低肠癌的发病几率。
4.戒酒和戒烟
很多肠道疾病都是由不良生活习惯而诱发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身体的健康管理,否则危害的就不止是肠道,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z/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