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莫小看胃肠息肉


 案例:今年50多岁的张先生,两年前曾因胃不“舒服”到医院做胃镜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胃壁上长有一个0.2×0.3cm大小的息肉。后来医院做过检查,医生说息肉较小,可以再观察一下,没做处理。日前,张先生的胃部症状越来越明显,医院消化内科检查,才发现当初豌豆大的息肉如今已长到2×2cm,比胡豆还大了。

  最让张先生和家人后悔紧张的是,病理活检提示,该息肉已早期癌变,两年前发现时就该及时切掉。负责为张先生手术、诊治的消化内科常玉英主任说,尽管发生癌变的胃肠息肉只有一部分,但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发现息肉不管大小、多少,都应尽量切除,以绝后患。

  息肉不大隐患大

  胃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肠黏膜上皮并向胃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根据息肉所处消化道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大肠(结肠和直肠)息肉等,其中以胃息肉和大肠息肉最常见。息肉大多为单发,多发约占20%,少数患者胃肠道内息肉数量很多,称为胃肠道息肉综合征。

  常主任说,她曾遇到过一个患者,满肠子都是息肉,大大小小共有多个,属于家族性息肉病。前不久,一位姓林的老先生因腹胀、不想吃东西、身体消瘦来检查,结果在他的十二指肠内发现了20多个息肉。

  作为消化道常见疾病,胃肠息肉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但到后来胃息肉可能会出现打嗝、上腹胀痛、反酸、恶心、呕血、黑便等症状;肠道息肉会出现腹泻、便秘、腹痛、肠鸣、便血等症状。通过胃镜、肠镜检查,胃肠道息肉可以确诊。实际上很多息肉患者正是医院检查,或是在体检时才发现长息肉的。

  对于大家十分关心的息肉会不会癌变这个问题,常主任说,临床上之所以主张发现息肉不管大小、多少,都应切除,除了息肉不断长大会引起上述一系列胃肠不适外,最关键的一点是担心其癌变。息肉按组织学特点可分成四类: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

  微创手术较理想

过去发现胃肠息肉,如果不大,个数不多,又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医生之所以建议暂不手术,注意观察,主要是受当时的医疗技术条件限制。常主任说,那时切息肉需剖腹,手术创伤大,所以权衡得失,能不做的就不做。而现在不同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内镜技术的成熟,现在切息肉很少用传统的剖腹手术,而是在内窥镜的帮助下,采用微波、激光、电凝、氩气刀等微创方法,操作简便,患者基本无痛苦,费用又低,并发症较少,且一次能摘除多枚息肉,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故现在主张,发现息肉最好切掉。

  由于胃肠息肉的生长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慢性炎症、便秘、机械刺激及爱吃肉等有关,因此,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海鲜,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少吃辛辣食物,少饮酒,均有助于预防胃肠息肉的发生。年龄超过40岁、曾发现过胃肠息肉、患有慢性胃肠炎且反复发作、有胃肠息肉家族史的人,需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z/7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