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7143439.html什么是大肠癌大肠癌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临床表现
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因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大肠癌因其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高危对象
1.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2.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5.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6.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7.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品(年龄超过20岁)。
筛查建议
1.符合以上1-5的“一般人群”筛查。
(1)大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1次大便隐血(FOBT)检测,每10年1次肠镜检查,直到75岁;
(2)76一85岁,体健者、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
(3)85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
2.符合“有大肠癌家族史”直系亲属筛查。
(1)1位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发病年龄小于的岁)、2位及以上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任惫发病年龄),40岁开始(或比家族最小发病者发病年龄小1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FoBT检查,每5年1次肠镜检查;
(2)有一级亲属家族史的高危对象(仅l位,且发病年龄高于60岁):4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FOBT检测,每十年一次肠镜检查。
3.符合7的“遗传性大肠癌”家族成员筛查:对FAP和IINPCC患者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
(1)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20岁以后,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
(2)基因突变检测阴性者,按照一般人群进行筛查。
4.关于筛查方法推荐。
(1)FOBT检测十问卷调查是筛查主要手段,证据充分;
(2)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筛查准确度,价格较为昂贵;
(3)有条件者,可联合粪便和血液方法进行筛查。
预防建议
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非出体类抗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4.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来源:良医卓林工作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z/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