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住院患者粪便中的大肠埃希菌主要通过两种不


背景:目前很多研究都聚焦在质粒编码的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基因)在菌株中的流行分布情况,缺少有关大型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评估耐多粘菌素大肠埃希菌在肠道中的携带情况。

目的:评估住院患者中多粘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流行情况并解读其耐药分子机制和菌株的遗传背景。

方法:在年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标本收集,研究者前瞻性地在6医院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在粪便中筛查耐多粘菌素大肠埃希菌,并进一步进行表型确证试验和MIC测定。最后对受试菌株进行全基因组及其相应质粒的测序分析。

结果:总共筛查了名患者,从名患者(12.5%)中分离出株多粘菌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在不同类型的质粒上,研究者仅发现7株菌株(4.6%)携带有mcr-1基因。产MCR-1大肠埃希菌通过种系分析其遗传背景,发现这些质粒都是动物来源的。相反,剩下的株多粘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通过种系分析发现它们与人类肠道共生/临床种群结构相似(B2和D系谱占优势);此外,72.6%的这些临床分离株在PmrA和PmrB两个蛋白上发生了突变,这两个蛋白恰恰是与多粘菌素耐药相关的双组分系统中的一员。

结论:研究者发现人类粪便中的大肠埃希菌多粘菌素耐药的高携带率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进化途径,即内源性大肠埃希菌群体在染色体上发生突变和外源性大肠埃希菌罕见的获得来自动物的mcr-1质粒。因此,需要确定涉及多粘菌素耐药的筛选压力以制定合适的预防策略。

黄晨-宁波李惠利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的药方
治疗女性白癜风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z/44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