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40岁后,身体出现5个症状,那是大肠最后


大肠癌是起源于大肠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根据解剖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为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是世界第三常见恶性肿瘤。我国大肠癌的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高峰在50岁左右,正以每年5%的速度攀升。在一些东部沿海城市,发病率更是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那么大肠癌为何偏爱发达地区呢?

大肠癌偏爱发达地区,多因3个习惯所致!

1、不良饮食结构

发达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会更好,从而造成了“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这种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会减缓肠道蠕动,延长食物滞留时间,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患大肠癌风险。

2、久坐不动

发达地区大多数人上班都是一整天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即使下班也是公交、地铁、汽车等代步公交,运动量相对较少、活动空间有限,这也会减缓肠道蠕动,增加患癌的风险。

3、抽烟喝酒

加拿大研究发现: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会使一个人患大肠癌的风险增加13%,这种影响对男性尤为显著。AmJClinNutr杂志曾刊登过一项针对多名女性和多名男性的研究发现:有饮酒家族史的人每日摄入酒精量多于30克将大大增加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而没有饮酒家族史的受试者则未显示出酒精摄入和罹患结直肠癌之间的相关性。

40岁后,身体出现5个症状,那是大肠最后的“求救”信号,别忽视

1、排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病人在平时排便的次数比正常人要多,但排便量并不是很多,而且也不一定每次都有粪便排出,有时候会只排出一些粘液,血液等。或者因肠道肿瘤引起狭窄,不正常分泌,引发便秘等情况。

2、腹痛

当肿瘤引发腹痛,通常是因为肿瘤已侵犯到肠壁外,或是已有部分肠阻塞情形。疼痛无特异性,腹痛也常不局限于一处,因此若有慢性腹痛,都要详细检查。

3、体重减轻

况并不明显,但可因肿瘤阻塞,腹痛,导致营养摄取不良,或肿瘤转移而使体重逐渐下降。与其他许多癌症的症状相近,大肠直肠癌也可能引发胃口不佳,食欲不振。

4、贫血

临床上许多大肠癌的初始症状就是贫血,尤其是病灶位于右侧大肠的患者,但是,贫血症状是渐进的,容易被忽视,因此耽误早期治疗的时机。另需注意的是,贫血也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血液疾病所导致,在朝肠癌方向做判断前,应先排除这些可能因素。

5、腹部包块

通常有一半的患者能够发现腹部会出现包块,其形状不是很规则的,而且质硬,切包块还会随着肠管有相对的活动,而到了末期之后肿块可能会比较固定一些。而当腹部出现肿块,没有人会发觉到它,这样就延误了治疗最好时机。

以上症状都是大肠癌的求救信号,如果发现自己有其中1-2个症状,医院做相关的检查,以早发现早治疗。大肠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在60-70%。早期大肠癌(1期)的治愈率超过90%,遗憾的是中国仅有不到10%的大肠癌患者能够早期发现。以上对于任何疾病而言都是最好的治疗就是早期预防,那我们该如何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呢?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提出了3条防癌生活方式建议

1、调节人体酸碱平衡

我们人体正常的呈弱碱性的细胞,在体内累积的酸性废物的附近通常会死亡,但是,有一些细胞不惜改变染色体以求在酸性环境中生存,这就是癌的开始。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癌变的肥沃土壤,调整体液酸碱平衡,被瑞士学者认为第三种防止癌症的有效途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杀”不死癌细胞,我们就“饿死”癌细胞。

猴菇恰玛古粉以恰玛古为主料,搭配猴菇等42种碱性食材制作而成,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通过改变体液的酸碱性,使体液酸碱平衡,进而达到阻止癌细胞疯长的效果。此外,猴菇恰玛古粉含有很多人体必须的有机营养,通过综合的调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抵抗力,甚至让患者恢复正常,对于大肠癌患者的术后康复也是有积极效果的。

2、合理饮食

在每天的饮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应占2/3以上;多吃蔬果、水果,每天应吃-克果蔬,最好保证每天吃5种以上果蔬;每天吃红肉(即牛、羊、猪肉)不应超过90克,最好是吃鱼和家禽以替代红肉。

3、合理运动

如果工作时很少活动,应有约1小时/天的快走类似的运动量;至少还要进行1小时/周出汗的剧烈运动。通过合理运动和饮食保持体重,成年后体重增幅不应超过5千克,这对预防癌症的发生也极为重要。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康复中心
初期白癜风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l/45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