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一直以来是养猪业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也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仔猪腹泻可导致生长停滞,甚至生长倒退,严重者引起死亡,给养猪生产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肠炎、肠毒血症等多种临床症状。不同时期感染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不同,所以该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三种。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一到七日龄以内的仔猪最容易感染本病,特别是1~3日龄的仔猪,一窝仔猪中,只要有一头发病,一、二天内几乎全窝仔猪均发病,发病率通常在90%以上,死亡率高达%。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本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临床所见典型症状是排黄色或灰黄色混有小气泡并带腥臭的水样粪便,几分钟即拉稀一次,后躯及尾巴沾满污粪。病猪表现口渴、精神沉郁、停止吮乳、无呕吐现象,严重脱水、皮下消瘦、双眼下陷、肛门周围和腹股沟等处皮肤发红,昏迷而死。病尸皮肤干燥、皱缩、肛门哆开。
仔猪白痢是仔猪在哺乳期间内常见的腹泻病。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糊样稀粪为特征,发病率高而病死率较低。本病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龄仔猪较为多见,1月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发病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同窝仔猪中常见先后发病,保温不良,又或者饲养管理失当及母猪缺乏乳汁时,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或增加本病的严重性。本病的主要症状是腹泻,排出白色、灰白色的糊状有特殊腥臭的粪便。体温和食欲无明显的变化。病猪畏寒,拱背,皮毛粗糙,发育迟缓,逐渐消瘦。
猪水肿病是小猪一种急性、致死性的疾病,其特征为胃壁和其它某些部位发生水肿。本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都有发生。饲料饲养方法改变,饲料单纯,气候变化、被污染水、环境、用具等均可增加本病的发生和症状的加重。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春秋季。水肿是本病的特殊症状,常见于脸部、眼睑、结膜、齿龈、颈部、腹部的皮下。有的病猪没有水肿的变化。病程短的仅仅数小时,一般为1~2天,也有长达7天以上的。病死率约90%。
预防
1、补硒:缺硒地区每头仔猪断奶前补硒。
2、合理搭配日粮,防止饲料中蛋白含量过高,适当搭配某些青绿饲料。
通用名称: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三价灭活疫苗
每1ml成品苗中含有K88个抗原单位、K个抗原单位、P50个抗原单位,菌数不多于2×个。
静置后,上层为白色澄明液体,下层为乳白色沉淀物,振摇后呈均匀混悬液。
用于预防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腹泻(即仔猪黄痢)。接种妊娠后期母猪,新生仔猪通过初乳获得预防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腹泻(即仔猪黄痢)的母源抗体。
肌肉注射。妊娠母猪在产前40日和15日各接种1次,每次5.0ml。
一般无可见的不良反应。
规格:10ml/瓶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l/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