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医院让更多人享受优质便捷的智能医疗健康服务
“网络导医”架起无障碍就医的“云桥”
N晚报记者施兰通讯员刘子一
当城市的钢筋水泥渐渐远去,画卷般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渐入眼帘,乌镇就到了。
在乌镇大桥桥堍,有一个“神奇”的存在,那就医院——医院。这里面积不大,但它连接着全国医院,30多万名注册医生,以及2.7亿名注册用户。每天,都有患者通过医院实现网上就医。
今年30岁的王丽萍是医院展厅工作人员,事实上,她既不是学医出身,也不是IT理工生,但是在乌镇,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在这个开放包容、连接世界的互联网小镇,她就像“网络导医”,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积极拥抱互联网,“看病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大事,互联网正在填补着医疗体系的空缺之处,智慧医疗让我们通向健康的道路更多、更通畅。”
●人物名片
王丽萍,30岁,医院展厅工作人员。她是土生土长的乌镇人,大学学习旅游管理,毕业后回到家乡,进入西栅景区工作,服务过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后转行进入医院工作至今,见证着我国互联网医疗翻天覆地的变化。
●梦想宣言
“在乌镇,为全国患者架起无障碍就医的‘云桥’。”
●追梦“网”事
“服务了三届大会后,眼光就不一样了”
游客们来到乌镇,总会有种身心放松的感觉。这里的时间仿佛要慢一些:居民走路踱着悠闲的步子,商家的叫卖和着不紧不慢的节奏,即使是满载游客的旅游大巴一辆接着一辆驶进来,也丝毫没有影响小镇的安宁——游客们一下车就融入了青青石板、汩汩流水之中,成为乌镇这幅巨大水墨画卷中的一笔。
家乡乌镇之于王丽萍,也一直都是岁月静好的存在。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乌镇,成了景区的一名讲解员。她每天都在将家乡的美好介绍给游客,“乌镇真美”“到了乌镇就不想走了”……游客们发自内心的感叹,总会让她从心底里觉得自豪。
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办并永久落户。当青石板路与信息高速公路并轨前行,一切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改变。
那年秋天,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王丽萍得到了服务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机会。“当时觉得很新奇,我们的小镇上居然来了那么多国内外互联网大佬,从他们的口中蹦出一个个新鲜的名词,我闻所未闻。”王丽萍回忆道。
此后,她又连续两年服务世界互联网大会。无人驾驶、人脸识别、智慧医疗……她眼看着一个个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听说的新奇名词,一步步变成现实,在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交通、商务、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在那之前,我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只停留在网购等方面,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但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我看到了更加颠覆性的未来。”王丽萍说。
“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或许是见识多了,王丽萍的眼光也不同了,“以前,我觉得我们的小镇就是一个为游客提供短途休养的地方,有了互联网基因的注入,我觉得小镇可以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改变。”
年12月7日,医院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真医院,也是桐乡市政府与国内最大数字医疗平台微医集团合作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的重大实践。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慧赋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网上就医”在乌镇成为现实。“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看病,即使身在小县城,也能看到大城市里的大专家,这是何其有意义的创举。”当医院掀开盖头郑重亮相,看着国内外嘉宾争相参访,王丽萍由衷地感到骄傲。
“身在乌镇,我也能做点什么。”年,王丽萍正式加入医院,每天走过古老的乌镇大桥,来到医院,为国内外嘉宾介绍医院的前世今生,为前来咨询问诊的居民引导讲解,一方小小的天地,连接着大大的世界。
“互联网+医疗”引领就医新模式
乌镇网事多,用心连世界。8年来,乌镇还是那个乌镇,桨声欸乃、枕水人家;乌镇也不是那个乌镇,“一根网线”联通世界,带领人们步入数字文明新时代。
在医院大厅的白墙上,全国第一张电子处方赫然在列。那是年12月10日,杭州的黄女士通过医院连线浙江大医院的心血管专家进行在线复诊,并成功开具了电子处方,这也标志着医院在线诊疗全流程应用的正式开启。
4年来,王丽萍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这份工作的意义。
湖南益阳的梁女士(化名)从年开始半边身体出汗,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干燥如常。她求医8年无果,怪病成了无法摆脱的噩梦。通过医院,梁女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确定她的怪病是由交感神经异常导致。她从湖南赶到武汉,专家为她“对症下药”,病情很快就有了好转。梁女士回到湖南后,继续通过医院进行在线复诊,不仅不用异地奔波,还减少了很多花费。
56岁的龚先生,手指发痛发麻一年多,每次酸痛难忍,他就到当地诊所打封闭针,半年之内打了10多次,以至于后来打封闭针也无法止痛。“这到底是什么毛病,要看什么科,能不能治好?”在龚先生所在的小乡村里,医生无法为他解答。龚先生的儿子小龚通过医院找到了浙江大医院的骨科专家,终于确诊父亲得的是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才能根本解决问题。明确病因后,小龚立即带父亲到杭州接受了治疗。“有了大专家的把脉,我们少走了很多冤枉路。”小龚说。
“不管是偏远山区,还是乡村县城,老百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这是我们建设医院的初衷。”在王丽萍看来,围绕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互联网显然更有温度。
说话间,一位常年被慢病困扰的阿姨来到医院。在王丽萍和线下医生的陪同下,她来到一个小小圆圆的电子产品前,通过视频医院的内科专家,由线下医生协助阿姨与专家进行“面对面”远程问诊,很快确定了治疗方案。
“这是我们的‘微医通’,是面向家庭用户推出的智能健康终端。慢病、常见病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健康咨询、在线复诊、慢病管理等多重健康管理服务;如遇疑难杂症,还可以远程连线全国各地的医疗专家,进行健康咨询、精准预约、视频问诊等。”王丽萍介绍,近年来,“微医”以医院为起点,围绕为老百姓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不断延伸数字医疗的服务内涵,逐渐实现数字健共体、药械交易平台、医院等多项创新,形成“医、药、保”服务闭环,让更多区域的老百姓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智能医疗健康服务。
“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中国连接世界的窗口,医院则是乌镇连接全国优质医疗资源的窗口。”王丽萍说,“医院的经验正在被不断推广和复制,未来,我会在乌镇继续见证。”
●记者手记
智慧医疗健康共富
智慧赋能,让“看病难”“看病烦”这些“沉疴痼疾”有了破解之道。医院的成功实践,开启了全国“互联网+医疗”模式的探索。近年来,依托互联网诊疗在全国各地的加速推进,专家远程会诊、“云门诊”、健康咨询、送药到家、预约检查等线上医疗服务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以嘉兴为例,居民健康档案云端同步、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医院遍地开花……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效率,医疗资源在基层触手可及,人人共享。
在科技的不断创新中,互联网普惠医疗时代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通过互联网和医疗的“联姻”,“看病难”“看病烦”这些长期困扰患者的问题,正在技术的“加法”与中间流程的“减法”中,得到缓解和改善。
奔向健康共富,数字变得温暖有力,借助数字力量,共同富裕展翅奋飞。智慧医疗,未来已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l/1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