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凹陷型早期大肠癌1例2


凹陷型早期大肠癌1例-1

前次报道了工藤进英教授年报道的一例IIc型的早期大肠癌。此时工藤教授是新泻大学病院的一名外科医生(新泻大学病院的外科医生是自己做肠镜的,包括肠镜下息肉切除),这为他通过手术标本切除从而发现IIc型的大肠癌提供了便利。

此外,很多内镜医生亦致力于此领域的钻研,从年始,不断的有相关病例报道,为denovo学说提供证据。

Tab1为~年间,文献所报道的IIc型早期大肠癌,从中可以发现:1.从年报道第一例以后,到年公开发表的病例仅9例、10处病变,为啥这么少?因为太难发现了!医院王雷教授讲课说,衡量一个内镜中心肠镜检查质量还应有一个指标,IIc结肠癌的发现率,应当达到2.部位的分布:贯穿全结肠,所以肠镜哪里都得好好看。

升结肠1例

横结肠2例脾曲1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3例3.大小:最小仅4mm,最大者19mm,多数为5-10mm大小病变,比较难发现5mm以下者1例5-10mm:7例10-15mm:1例15mm以上者:1例

4.腺瘤成分有无:只有3例发现有腺瘤成份混杂,其余仅见癌细胞,说明IIc型的结肠癌,是粘膜上皮细胞直接转变为癌细胞,是denovo途径,无上皮--腺瘤--癌的过程,正因为此,所以此类癌生长迅速、极易粘膜下浸润;西方的肠镜间隔期有时是5-10年,结果发现有间隔期癌,西方学者认为是SSA/SSP所致,实际上这种IIc型的微小癌可能性更大,但从西方发表结肠癌筛查的文献中看出来,西方并未承认此学说。

5.浸润深度:仅有10处病变,5处都发生sm浸润;与大小无关,最小的一例仅4mm,亦发生sm浸润;与分化无关,5例sm浸润中仅3例是sig,其余2例是高分化,亦发生sm浸润;与这种癌细胞独特的生物学行为有关,但未看到相关的基础研究的报道结果。(题外话,感觉日本的内镜医生很多不懂基础研究,所以看到他们内镜下发现了很好的现象,但仅限于现象的描述,没看到他们对于这个现象的基础研究的探索;当然可以与基础研究者合作,但不知为啥也没看到合作的成果)

6.发现方式:仅有4例通过肠镜检出。但是考虑到那是-年的年代,那个年代全世界做肠镜前都是灌肠的,连肠道清洁的方案都还未建立的年代,所以肠镜检出率有4例,也实属不错了。

总结

肠镜下发现降结肠直径4mm的微小IIc型病变。病变表现为异常的弥漫性发红。调节气量,可见形态改变。在内镜下考虑为IIc型早期大肠癌,其内无腺瘤成分,考虑为denovocancer。

内镜医生肠镜检查时要有发现IIc型大肠早癌的意识,发现孤立的黏膜发红时,需要与微小IIc型病变进行鉴别。

对于微小病变,需调节气量观察其形态变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f/92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