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pf/bdfyy/典型病例分享-嵌顿性儿童结肠息肉经肛超声刀切除术
病例介绍
姓名:黄某
性别:男
年龄:2岁10月
籍贯:四川
本病特点
1.年龄小,2岁儿童。
2.肿瘤大,直径近2cm。
3.位置高,距离肛缘10cm,约在乙状结肠。
4.难度大,有大出血及肠道穿孔风险。
手术方式
嵌顿性儿童乙状结肠息肉经肛超声刀切除术
术中图片
术后图片
收治科室
医院肛三科
手术团队
手术团队:杨向东教授李志医师
术者采访
肛三科医师
李志
“
本病例患儿1天前发病,父母发现肛门肿物脱出,不能回纳,伴便血和腹痛不适,明显哭闹,病情急,在全麻下行经肛手术治疗。术中见脱出肿物已经回纳,经肛指检反复检查触及肿物于乙状结肠处,距肛缘10CM,于基底部结扎后超声刀切除;术后给予静脉抗炎,流质饮食,减少活动,我院院内制剂连栀矾溶液加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康复新液口服,院内制剂消胀止痛锭纳肛,每日3次,患儿恢复顺利,无特殊不适,3天后出院。
儿童息肉多发生于2~10岁,男孩多见,发病率较高,多为良性,一般因患儿长期大便干燥刺激肠道,导致慢性炎症引起肉芽增生。该疾病是儿童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多为单发,且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其主要症状为无痛性便血,部分患儿因长期便血可导致贫血。带蒂的息肉反复脱出,有可能会导致嵌顿,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的发育。还有一部分多发的息肉,比如幼儿性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还有癌变的可能。因此,家长们需要培养宝宝良好的排便饮食习惯,注意观察宝宝的肛门和便便情况,一旦发现便血、腹痛、肛门肿物脱出等不适,医院就诊,听取医生的诊疗方案。”
病例来源:医院肛三科
编辑:胡婵娟
审核:李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f/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