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脸上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928/4484853.html肠识便利店
很可惜又是一例年轻的肠癌患者!如果能早一点做肠镜检查,完全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本期科普给大家分享我院的一个典型病例,希望大家提高对肠癌的早防早筛意识。
患者基本情况
小江(化名)、35岁、男,近一个月因大便不成形,一天要排便3~4次、胀气,肛门下坠感,偶尔粘液便、肠鸣音,屁多等症状,来到我院就诊,经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占位,疑似直肠癌,后于内镜下取活检,病理报告确诊为直肠腺癌。
01
肠癌到底是什么?
肠癌是源于肠道黏膜上皮所发生的癌症,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该病的具体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肠道慢性炎症等有关。患者往往可出现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贫血、消瘦等消化系统的症状,肿瘤一旦转移,还可累及淋巴、肝脏、肺脏、骨胳等,危及生命。02
为什么很多人
一发现肠癌就是中晚期?
因为肠癌早期几乎无不适症状,所以极易被患者所忽视。临床发现,很多肠癌最初都是由息肉慢慢演变而来的,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据Morson在年发表的腺瘤到癌发展理论认为,腺瘤性息肉发展到肠癌至少需要5年,大多都发生在5~10年。腺瘤性息肉被公认为是肠癌的癌前病变,如果能赶在腺瘤性息肉癌变之前发现它,并且在内镜下切除它,就可以阻断它的恶变之路。患者小江就是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直肠腺癌的典型病例。按照腺瘤性息肉发展的时间推算,小江在检查前腺瘤性息肉在他的肠道里至少已潜伏了5年,因为无明显不适,所以并未引起特别的重视。但是近一个月,小江开始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比如腹泻,偶尔的粘液便、屁多等症状时才觉得不对劲,遂来院就诊,行内镜检查时,内镜在进入肛门-直肠不久,便看到了直肠占位的肿物(如图1所示),即直肠腺瘤,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只能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预防肿瘤转移,必要时还要进行放、化疗。但往往此时治疗的难点就是肿瘤极易复发、转移,预后较差。03
其实肠癌早期是最好预防的癌症
我们知道了肠癌早期多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只要发现肠息肉,把息肉切除了,就可以预防肠癌的发生。大家只要在40岁时,开始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没有发现肠息肉,那恭喜你,至少5年以内可以不用再做肠镜了。如果发现了肠息肉,内镜医生在检查中即可把息肉切除,以绝后患。对于肠癌高危人群更要提升定期筛查的意识一起来了解下肠癌的高危因素吧↓↓↓04
肠癌的易感人群
①长期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低纤维饮食者;
②家族史人群,直系亲属中患有肠癌者,发病风险概率比正常要高得多;
③反复的结肠慢性炎症,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也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④女性曾经患乳腺癌,卵巢癌或者宫颈癌的患者,其发生大肠肿瘤的风险也比较高;
⑤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便秘者;
⑥胆囊或阑尾切除者;
⑦久坐,熬夜、吸烟酗酒者。
写在最后:鉴于肠癌早期没有症状,中晚期的时候会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腹泻、便秘,或腹泻和便秘交替的情况,此外还会出现腹痛、便血和腹部有包块。所以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筛查,建议可提早到30岁开始排查,不要等到有症状,有了症状往往已经不是早期,远离肠癌,防大于治!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吧+
往期推荐
这五大养生误区,正在威胁你的肛肠健康!
贫血、缺氧、肠癌隐患,便血量大小都不能大意!
胃肠癌来势凶猛,你却用「假装防癌」和它躲猫猫!
————
肠识便利店
责编
哎嘛星球小怪兽
排版编辑
肛肠视界
本文医院宋金香主任审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f/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