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病害犊牛大肠杆菌病到底是什么引起的不


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白痢。是由一种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大肠杆菌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

1犊牛大肠杆菌发病原因

1、犊牛出生后不喂初乳或初乳喂量不足。母牛体弱,营养不良,矿物质、维生素不足与缺乏。

2、犊牛舍狭窄,牛只密度过大,牛舍阴暗潮湿,阳光不足,防寒条件差,犊牛受寒感冒,以及断脐消毒不严等。

2犊牛大肠杆菌病诊断技术

可根据临床症状、流行情况、饲养状况及剖检变化等综合分析判定。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

1、败血型:也称脓毒型。潜伏期很短,仅数小时。主要发生于产后3天内的犊牛。大肠杆菌经消化道进入血液,引起急性败血症。发病急,病程短。表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不吃奶,多数有腹泻,四肢无力,卧地不起。多发生于吃不到初乳的犊牛。败血型发展很快,常于病后1天内死亡。

2、中毒型:也称肠毒血型,此型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大肠杆菌在小肠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致。急性者未出现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可见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状,先不安,兴奋,后沉郁,直至昏迷、进而死亡。

3、肠炎型:也称肠型,体温稍有升高,主要表现腹泻。病初排出的粪便呈淡黄色,粥样,有恶臭,继则呈水样,淡灰白色,混有凝血块、血丝和气泡。严重者出现脱水现象,卧地不起,全身衰弱。如不及时治疗,常因虚脱或继发肺炎而死亡。个别病例也会自愈、但以后发育迟缓。

3犊牛大肠杆菌病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抗菌、补液、调节胃肠机能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

1、抗菌:可用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或新霉素。内服的初次剂量为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12小时后剂量可减半,连服3~5天。或以每千克体重10~30毫克的剂量肌肉注射,每天2次。

2、补液:将补液的药液加温,便之接近体温。补液量以脱水程度而定,原则上失多少水补多少水。发生酸中毒时,可用5%碳酸氢钠液80~ml。注射时速度宜慢。如能配合适量母牛血液更好。

3、调节胃肠机能:可用乳酸2克、鱼石脂20克、加水90ml调匀,每次灌服5ml,每天2~3次。也可内服保护剂和吸附剂,以保护肠粘膜,减少毒素吸收,促进早日康复。有

4、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待病情有所好转时、可停止应用抗菌药,内服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生态制剂。

4犊牛大肠杆菌病预防措施

1、养好妊娠母牛:改善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产后能分泌良好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

2、及时饲喂初乳:为使犊牛尽早获得抗病的母源抗体,在产后30分钟内(至少不迟于1小时)喂上初乳,笫一次喂量应稍大些。

3、保持清洁卫生:产房要彻底消毒,接产时,母畜外阴部及助产人员手臂用1~2来苏儿液清洗消毒。严格处理脐带,应距腹壁5公分处剪断,断端用10%碘酚浸泡1分钟或灌注,防止因脐带感染而发生败血症。

成都兴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成都兴旺兽药公司)免费提供动物疾病诊治服务。

联系我们

--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f/62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