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

胡歌为何成青少年榜样从奶油小生到攀登者


最近,影星明星胡歌更火了!

从曾经的“奶油小生”到重伤复出的“励志哥”,从电影国庆档的“攀登者”,到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论道者”,胡歌达到了青年影视明星难以企及的荣光巅峰。

其实,探寻胡歌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他的积极、乐观、坚强,他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他真诚地对待身边每一个人,他对生活的热情,成为青少年的追捧之星,成为他们的榜样,并非偶然。

“根正苗红”的好学生

作为一位出生于年的“80”后演员,胡歌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上幼儿园时,胡歌就被上海电视台小荧星艺术团选中,成为小荧星的一员。在当时的上海,大家都知道,要成为小荧星是很不容易的,一选中就是童星。那年,上海有3万多儿童去考,最后录取了60名,多人里选一个,胡歌是其中之一。

胡歌小学就读于上海市向阳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就读于上海市第二中学。胡歌在小学阶段曾经是戴三道杠的大队委员,在中学阶段还担任校升旗仪式主持人、校广播台台长、校戏剧社社长、校合唱团团长、班级团支书、班级物理课代表、徐汇区学生话剧团负责人,还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题歌《爱的奉献》MV的拍摄。

可以这么说,他从小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被视为“别人家的孩子”。

年,上海教育电视台面向上海滩招聘中学生主持人,胡歌成功突围,当选该台《阳光少年》栏目主持人,并且在这个小主持人的行业上做了几年。同时,他曾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身兼多个栏目的主持人和记者,做过杂志的学生编辑,在徐汇区少年宫话剧社演出的话剧《红手绢的故事》获得了上海市第二届学生艺术节话剧专场一等奖,还在电影《国歌》中露脸,并参与了动画电影《宝莲灯》的配音。中小学生阶段,胡歌在天赋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年,胡歌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系,专业成绩是第二名(第一名为保送生),后来又去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面试,考了第三名,最后,他选择留在了上海。

从胡歌的成长和学习经历来看,可谓“根正苗红”。

因此,邀请胡歌参加世界互联大会,讨论青少年话题,孩子们喜欢,家长们认可,也获得了社会各界也广泛认同。

遭遇重挫却坦然面对一切

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胡歌开始真正步入影视圈,从年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的逍遥哥哥,到年电视剧《琅琊榜》中的梅长苏,胡歌一路从唇红齿白,一脸单纯清秀的少年。也许是因为实在太帅的缘故,冠上了“奶油小生的”的称号。

本来,胡歌的大好前程触手可及,不曾想老天爷和他开了个玩笑,给他带了很大的打击。

拍摄《仙剑奇侠传》成名的一年后,年8月,胡歌在与助手从横店赶往上海拍戏的高速路上不幸发生车祸,助手死亡,胡歌伤势严重,严重毁容。他的人生彻底被打乱。因为车祸受伤严重,胡歌右眼血肉模糊,甚至一度快要失明,面部也严重损伤,他进行了两次全麻的手术,脸上缝了多针,保住了生命,但是他的脸已经是面目全非。之后,胡歌前往香港韩国进行整容手术。经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胡歌才选择复出。这次车祸给胡歌带来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幸运的是,后来胡歌选择了直面自己人生中的这次意外之祸,不再胆怯。在后来他参演的《琅琊榜》中,他选择露出自己的额头,把伤疤不再掩藏,坦然面对一切。

他蜕变成更真实的演员,坚韧地重生,用思想填充着演艺之路,他保持一颗童心,一步步转型。也许,伤害也是一种财富,那场车祸带来的人生思考,使得胡歌更加搏力地融进表演之中,虽然依然有着自我认知的迷茫,然而目标明确,绝不后退。

他喜欢摄影,也喜欢写字,他视角独特,充满着奇思妙想。他有着极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情,他能点燃观众心中爱的火焰;胡歌积极、乐观、坚强,他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真诚地对待身边每一个人。

《攀登者》中甘当“失败的英雄”

今年国庆档的热播电影,胡歌在剧中饰演了一个“失败的英雄”,他没有能够成功登顶,算是一个配角。其实,以胡歌的人气和演技,只要他想演电影,肯定有非常多的导演愿意向他抛出橄榄枝,那么,胡歌为什么会接这样一部电影呢?

胡歌表示,自己接到这部戏的时候离开机只有半个月的时间,虽然时间很紧,他表示,自己曾经也加入过一个登山队,对高原有着一种情怀。

当记者采访问到胡歌,对于自己在电影中只演了五号位的感受是什么时,胡歌笑着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如果在意自己的番位,那就不是攀登者了。所有的攀登者都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国家,为了集体荣誉而战斗。

胡歌说,自己扮演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白烈士,在电影《攀登者》中扮演的杨光的原型是夏伯渝老师,通过这些角色的扮演,让粉丝、观众看到这些原型人物身上真正的能量,这是自己作为演员工作的意义,也是粉丝追星真正要获得的。

确实,胡歌这些年来演过的作品都让观众感到满意,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他都能够很用心去完成好自己的角色,是一个真正敬业又专业的演员。

获取正能量才是“追星”正道

10月20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网上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治理论坛”在乌镇举行。论坛邀请了上海戏剧学院文艺工作者胡歌、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等建言献策。如何为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络用户提供更好的保护和正确的引导,在胡歌看来是一项重要议题。胡歌说:“作为网络内容的制造者,演员有责任为青少年群体构筑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

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10-19岁的青少年群体占比16.9%,达到1.44亿。

胡歌表示:“我作为明星或者说演员的代表来到这里,来告诉各位未成年的粉丝怎么来追我们,其实是挺尴尬的。”胡歌的开场白和脸上略显尴尬的笑容,引得现场笑声一片,“但是,我觉得我还是有责任向大家提几点建议。”

1、要对明星有理性的认识

“其实现在想要成为明星相对来说是容易的,唱歌唱得好、跳舞跳得好、演戏演得好,长得帅、长得漂亮就可以成为明星,但反过来,我想问一下孩子们,具备了这些素质,就值得你把他作为人生的目标、作为心中的偶像吗?”胡歌说,在追星的过程中,粉丝们真正要获取的是,通过明星扮演的角色、角色背后的原型人物,或者他参与的公益活动,能够获得的正向的能量,甚至能够获得人性的温暖。

胡歌引用了佛教中“以指示月”的典故,月代表真理,指代表探寻真理的方式和途径。在他看来,明星就像手指,粉丝在追逐明星,看明星言行举止的背后,真正要获得的,应该是背后的真理。

2、要善用互联网

胡歌说,对于互联网这张大网来说,粉丝们都是“应声入网”的人,这个声音不是明星的歌声,也不是粉丝们的尖叫声,这个声音应该是知识的海洋中大浪拍打海岸的声音。“互联网是个无限的知识海洋,它是让年轻人了解世界、探索真理最便捷的途径,所以大家要善用互联网。”

3、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现实生活中的公民,在互联上同样是一个公民,“虽然未成年,目前没有实名制,但我们依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是未成年人到成熟的过程和标志”。

未成年人是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通过网络追星是他们最热衷的事情之一。37岁的胡歌和其他年龄相仿的明星相比,粉丝范围更加广泛,其中未成年人的占比也相对较大。胡歌坦言,不希望粉丝对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zf/132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