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6mm的小息肉,短短4年变肠癌医生发现肠


外伤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301/4583179.html

46岁的刘先生,年体检发现数个肠息肉,其中一个大的约有6mm大小,当时因为清肠药的原因没有切除;医生嘱咐要择期切掉并定期复查;由于也没有什么症状,刘先生慢慢就忘掉了;

前几天,他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肠息肉可能会癌变,于是才想起来要复查,就预约了肠镜,结果就发现了一个高度怀疑癌变的肠息肉,而他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下图),后病理证实为:绒毛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癌)。

实际上,像刘先生这样的情况,在临床十分常见,几乎上每天都有发现。

这个早癌,其实在一年前还是一个很乖的息肉,如果当初就做一次肠镜切掉它,就没有癌变的机会了。

我们很多人在做肠镜时候,都可能发现有肠息肉,有的医生说不用切掉,有的医生说要格杀勿论,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先说说什么是息肉?

息肉的“息”,其实就是多余的意思,就是肠道内表面粘膜上多出来的赘生物。其实是大肠粘膜表面的一个“肉疙瘩”。

准确一点说,大肠息肉泛指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而其中70%以上为腺瘤性息肉。

医学界早已有明确的定论:80-95%的大肠癌(包括直肠癌、结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的。

肠息肉

肠息肉没有症状,还要不要治?

大肠息肉基本没有任何症状,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做胃肠镜,才能知道有没有长息肉。在肠镜下,它就是一个凸出肠壁的“肉疙瘩”,医生很难判断它的性质是肿瘤性的还是非肿瘤性的;只有做病理分析才能明确到底是好还是坏。对于一些大的、数目多的,为了保险起见,都要先做病理,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切除方式。

一般医生都会这样建议:

第一,如果是炎症性息肉等所谓“好的”息肉,也可以不处理,进行药物治疗,炎症好了大部分会自行消除;但实际上,我认为还是在检查时候顺便切掉为好;

第二,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按照大小和病人情况,都需要择期内镜下切除。择期就是不要拖延1年、2年,有空时候去安排切除就行了;千万不能把它忘了!

第三,如果息肉有癌变可能或者已经癌变,那就需要马上治疗,不要拖延!具体能肠镜下切除还是外科手术切除需要医生评估。

所以对于检出的肠息肉,不论何种部位、何种类型的息肉,无论息肉的大小,都要设法根除,以绝后患。虽然并非所有的息肉都会恶变,但已有充分的资料证明,根除息肉乃是有效的防止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

早发现,早治疗,肠息肉并不可怕

多数肠息肉患者是没有临床症状的,都是在肠镜检查时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出现便血、粘液便、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因此经常被忽视。一旦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引发众多不适,例如大便形状的改变,大便习惯的改变。建议有症状的患者最好要去做详细的肠镜检查,是发现肠息肉的最有效方法。

一旦发现息肉,建议尽早治疗。内镜医师会根据镜下表现及前期可能有的结肠息肉活检报告,依据其所在部位、有无蒂、大小及恶性潜在性选择合适的术式,完成内镜下息肉治疗术。

您做过胃肠镜检查吗?最近一次做胃肠镜检查是什么时候?温馨提示

不管您有无消化道症状

无痛胃肠镜检查,

40岁应该做,50岁必须做!

发现胃肠不适要及时就医,别让胃病常伴身边!在生活中,如果当你或身边的朋友/亲人出现“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时,记医院进行胃肠检查,预防胃肠病变发生。切记不可拖!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yb/94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