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得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7513605.html

身体棒棒、吃嘛嘛香的陈先生近日到我院进行常规胃肠镜检查。可是不查不打紧,一查吓一跳,竟查出了肠道内有多枚息肉,其中一枚更是直径达到2.5cm,已经是“小肉球”大小了,镜下清晰可见为菜花样外观。消化内科专家一看,敏锐意识到可能有癌变风险,于是多点取样进行活检,最后病理结果显示为绒毛管状腺瘤。

向右滑动即可查看

(内有不适,请慎点)

医生表示

绒毛管状腺瘤是大肠息肉的一种类型,容易发生癌变,是一种混合型的腺瘤,同时具有管状和绒毛结构,它的癌变率大概在1%-5%左右。会导致患者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胀等,还有可能癌变。但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情况还是可控的。

一想到这么多“炸弹”在自己身上,陈先生心里着实慌张。经过和消化内科的尹炳坚副主任医师充分沟通,他对我院医护人员给予了充分信任,并决定进行治疗。

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内镜下切除术是切除息肉的首选方案,但陈先生息肉体积较大,依然存在出血、残留等风险。为了更安全地切除“小肉球”,尹炳坚副主任医师等医护人员全面分析,精心定制了“一对一”的治疗方案。

治疗当天,通过仔细的术前肠道准备,陈先生在静脉全麻下接受结肠息肉EMR术。尹炳坚副主任医师和何惠平主管护师经过约半个小时的手术,终于把息肉完全切除,术后创口整齐,创面无出血,予止血夹封闭,过程顺利。经过2天的密切观察,陈先生无腹痛、发热、黑便等不适,在家人陪同下高高兴兴出院了。

向右滑动即可查看

(内有不适,请慎点)

认识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大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由于很少引起症状,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

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转变过来的

这个过程一般需5-10年(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大肠息肉分类

从性质上划分,大肠息肉常见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是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会恶变;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几率较炎性息肉高。

腺瘤属癌前病变已被公认。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腺瘤三种,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绒毛管状腺瘤腺瘤介于两者之间。腺瘤性息肉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

腺瘤性息肉会自己消退吗?

不会!药物也难以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发展可能。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内镜下切除,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我们的消化内镜中心

我院内镜中心配有宾得EPK-i和奥林巴斯CV-70两套胃肠镜机、ERBE高频电切氩气刀、樱井牌内镜清洗消毒机、碳13呼气试验机等,医院处于领先水平。

中心可开展普通和无痛电子胃肠镜检查(年检查总量近例)、胃镜下幽门螺旋杆菌快速检测、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EMR)、内镜下止血术、内镜下取异物、碳13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等。今年开展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术和内痔内镜下套扎硬化术。

我院胃肠镜检查实行预约制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预约和进行检查,大大减少等候检查时间。另外,患者的病理报告将送至广州检验,以提高病理诊断率。

专家推介

尹炳坚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发热门诊负责人

内科学硕士

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曾在医院进修消化内镜。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尤其是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危重急症的治疗,熟悉电子胃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曾先后在省及国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所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联合抗氧化剂清除氧自由基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的临床研究》获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资金资助并顺利结题,该疗法在减少治疗费用、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钟劢文

内科副主任医师

内三科副主任

佛山市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

顺德医学会消化病和内镜学委员

顺德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常委

省健康管理学会脂肪肝多学科诊治专业委员会

第一届委员

曾医院等医疗单位进修消化专科和胃肠镜检查技术,熟练胃肠镜检查和诊断、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内镜下止血术,对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消化性溃疡、胃炎有丰富临床治疗经验,对胃肠镜下诊断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年成功申报佛山市科技局立项一项。在国家级省级发布论文四篇。

科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yb/87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