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46岁的刘先生,年体检发现数个肠息肉,其中最大的约为6mm大小,当时因为清肠药的原因没有切除;医生嘱咐要择期切除并定期复查;因为没有什么症状,刘先生慢慢就忘掉了。
年8月3日,他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肠息肉可能会癌变,于是想起来要复查,预约了肠镜,结果就发现了一个高度怀疑癌变的肠息肉,而他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下图),后病理证实为:绒毛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癌)。
实际上
像刘先生这样的情况
在临床十分常见
这个早癌
其实在一年前还是一个很乖的息肉
如果当初就做一次肠镜切除
就没有癌变的机会了
许多人在做肠镜时
都可能发现有肠息肉
有的医生说不用切掉
有的医生说要格杀勿论
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肠息肉
息肉的“息”,其实就是多余的意思,是长在肠粘膜表面的一个“肉疙瘩”,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是一种常见病。
医学界早有明确定论:80-95%的大肠癌(包括直肠癌、结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的。
肠息肉
但并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
肠息肉大体可分为两大类: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
肿瘤性息肉,主要指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终有一天会癌变。
管状腺瘤的癌变率5%;
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23%;
而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达30%~70%;
家族性息肉病更为邪恶,40岁前的癌变率几乎00%。
而非肿瘤性息肉,主要是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一般不会癌变;但也不是00%不会癌变,如果这种息肉时间比较久、长得比较大,也有变肿瘤性息肉的可能。
肠息肉有没有症状?
大肠息肉基本没有任何症状。
少数患者会发生便血,大肠息肉很多者也可能会发生腹泻、黏液便、腹痛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无特异性。
因此,只有通过做胃肠镜,才能知道有没有长息肉。
肠镜下,它就是一个凸出肠壁的“肉疙瘩”,医生很难判断它的性质是肿瘤性的还是非肿瘤性的;唯有活检后病理诊断才是金标准。
到底切不切?
对于数目较少的、较小的,做肠镜检查时,医生一般都会顺便切除。
同时,留取一点点组织,去做病理分析。
对于一些大的、数目多的,保险起见都要先做病理,再选择合适的切除方式。
每个人都长有肠息肉?
不一定。
肠息肉的高发年龄是50岁以后,但30几岁也有不少人有,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或者是家族性遗传性息肉病的。
据统计,35-49岁,检出率为0-30%;50岁以上,检出率高达30-67%。
也就是说,超过50岁,几乎一半的人都长有这个定时炸弹。
肠息肉演变为肠癌,一般需要5-0年的时间;但个体差异不同,有些人癌变的时间还要短些。
55岁以后是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段,应在它癌变前切除。
因此建议,如果40岁还没有做过肠镜者,最好做一次吧,不管有没有症状!
对于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肥胖、久坐、爱吃烧烤、肥腻、烟酒嗜好等高危人群,建议第一次肠镜检查,提前到30岁左右。
复查很重要
发现肠息肉切除后,并非万事大吉了,原因在于:
.喜欢长息肉的人,还会再次长出来。
2.上次切除不彻底,留有残基,有可能“枯树发新芽”。
因此,切除后,要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具体如何复查,需遵循医生建议,也可参照下表:(点击可看大图)
消化内科
科室设有消化病专科门诊、住院病区、消化内镜诊疗部、呼气试验检查室、结肠水疗室等功能科室,是我院重点发展专科之一。
拥有日本富士LASEREO激光内窥镜系统、EPX-HD全数字高清放大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经鼻超细胃镜、SU-电子超声内镜、以色列PillCamSB视频小肠胶囊内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爱尔博VIOD高频电刀(APC)系统、XVC-Ⅱ型射频治疗仪、等离子治疗仪、CTJ-A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和3C-呼气试验诊断仪、柯丽尔内镜洗消系统等先进设备。
能广泛开展单人操作电子胃镜、结肠镜以及(无痛、经鼻、放大、染色)胃镜、结肠镜等检查,幽门螺杆菌(HP)相关疾病诊治,用无创方法诊断HP感染;内镜直视下行食管癌狭窄扩张术、食管支架、肠道支架置入术以及消化道止血、异物取出术、息肉切除术、肿瘤注射化疗、ERCP、EST、TIPS、ESD等;开展治疗消化系统各类常见疾病以及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重症急性胰腺炎等危重病;开展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与治疗以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功能性胃肠病综合诊治。
科室长期与空军医院、医院、上海医院、海军医院、医院等保持友好协作关系。
专家介绍
徐鹏飞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兼任泉州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泉州市抗癌协会内镜学专委会常务委员、泉州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泉州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泉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泉州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泉州市健康管理学会理事、泉州市医疗保障专家库成员。
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先后在第四军医院、全军消化病研究所、中日消化内镜诊疗中心专职进修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从师于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消化病专家、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科学分会原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
能广泛开展单人操作电子胃镜、结肠镜、经鼻超细胃镜以及无痛胃肠镜、笑气胃肠镜、放大胃肠镜、超声胃肠镜等检查,内镜直视下行食管癌狭窄扩张术、消化道支架置入术以及消化道止血、异物取出术、内镜下微创肿物切除术(EMR、ESD等)、肿瘤注射化疗等;擅长治疗消化系统各类常见疾病、功能性疾病以及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重症急性胰腺炎等危重病。曾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张志太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泉州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泉州市抗癌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委员、泉州市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熟悉消化系统各类常见病诊治原则。能广泛开展单人操作电子胃镜、结肠镜等检查,内镜直视下行食管癌狭窄扩张术、食管支架和肠道支架置入术,以及消化道止血、异物取出术、内镜下息肉切除术(EMR、EPMR)。
来源:医院
*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转载请注明出处:泉州医声
3.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yb/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