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6223398.html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最新数据显示,肠癌是我国大城市男性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更可怕的是,不管是年轻的白领还是50岁以上的老人都会成为高发人群,而且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为何肠癌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又为何太多人一经发现就是晚期?
01
肠癌诱因
癌症的降临从来不是意外也不是运气不好,一定是在生活中一些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慢慢病变的。
但我国肠癌年轻化趋势明显,平均发病年龄是48.3岁,比美国人的69.8岁整整年轻了20年。
那大肠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
1,饮食因素
大肠癌是典型的“富贵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高脂肪、高蛋白质等食物摄入量增多,会导致结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升高,在细菌的作用下,容易生成致癌物。
另外,蕨菜、茶叶蛋、热带水果,久置的、辣的、生冷的食物等都可能刺激肠粘膜,要少吃。
2,不良生活习惯
日常久坐、抽烟、喝酒等都可能增加肠癌风险。
久坐会使肠道蠕动减弱,代谢产物中的有害成分易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
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易患痔疮、便秘,这些都增加了结肠癌的发病危险。
酒精和烟对任何一种肿瘤都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为了自身健康还是戒烟戒酒的好。
3,抗生素的滥用
近年来,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据统计,在抗生素的使用人群中约1/3的人根本不需要用抗生素!
美国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增加肠癌患病风险。
4,慢性大肠炎症
癌症的产生与炎症因子的长期刺激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肠道的其他慢性炎症,在增生性病变的发展过程中易形成息肉,可能会进一步癌变。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是常人的30倍。
5,结肠息肉
有数据显示,90%左右的肠癌都来自于肠息肉病变。
大肠息肉可分五类,也就是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
6,遗传因素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家属,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2-6倍。甚至有研究显示:具有肠癌遗传因素的家庭,患有肠癌的概率几乎达到%。
02
肠癌的四大预警信号
我国80%以上的结直肠癌一经发现便是中晚期,治愈率非常低,而若能早期发现,治愈率将高达95%以上!
因此,定期体检,可降低肠癌致死率,提高治愈率,挽救更多家庭;所以,一定要对肠癌早期预警引起重视。
那肠癌早期有哪些预警呢?
1,便血或血性粘液便
肿块表面的糜烂会导致出血。如果粪便中出现带有暗红色的血丝或者血性的粘液便,并且是持续出现,逐渐增多,一定要警惕肠癌,及时进行检查。
:痔疮往往也会导致便血,易与肠癌混淆,要注意区分。
痔疮:便鲜血,且在大便以后持续的滴鲜血。
肠癌:血与大便混合,颜色暗红。
2,排便习惯
排便变得越来越不规律,有可能经常便秘,也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的情况。
看腹部是否有不适
发病初期腹部不适或隐痛,与排便相关。当出现阵发性腹痛,可能是因为肿瘤使肠腔狭窄粪便通过受阻,多见于中晚期病人,此时腹部可能摸到包块或可见肠形,多伴有腹胀、呕吐、肛门不排气等肠梗阻表现。
3,看体型、体质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胃口下降、体重减轻,应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
排除了血液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虚弱症状时也要警惕肠癌。
4,观察放屁
放屁次数突然增多,屁臭,都可能是肠道出现问题。
肿瘤发生在直肠,较接近肛门、管腔小,即便肿瘤不大也容易发生阻塞,会引起放屁频频。
而屁臭,可能预示着其中所含胺类物质(致癌物)增多。出现此类情况也要尽早检查。
03
用好肠癌“狙击手”
肠癌就在我们身边,对于很多人来说,改变饮食、生活习惯很关键;
而那些特殊人群,如50岁以上人群、肠道疾病人群、肠道疾病家族史的人要能定期进行肠癌筛查。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更要用好肠道“狙击手”,将癌症因子扼杀在“摇篮”。
1,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与重量,帮助稀释大肠内容物,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降低有害物质被吸收的可能性;
还能够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增强肠道有益菌,从而帮助改善机体的胃肠道功能。
生活中,可以从绿叶蔬菜中获取膳食纤维,也可以从果类、豆类、谷物中获取。
2.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能抵御各种肠道相关疾病的发生,增强肠道抵抗力。
益生菌能够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因菌群失调造成的各种疾病。
它能加强肠道粘膜屏障,维持酸性环境,从而抑制致病菌的繁殖,抑制部分肠道疾病,可以使人体的肠道保持健康状态,从而使人体保持健康年轻。
定期体检,
多食富含膳食纤维食物,
常补充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抵抗力,
是保障肠道健康、抵抗肠癌,最科学有效的方法。
文章素材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33
缘分,或许就在“在看”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yb/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