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40岁前无症状做一次肠镜,可以最大限度躲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pf.39.net/xwdt/151104/4721404.html

肠癌

carcinomaof

colonandrectum

导语

直肠癌的发生约90%以上都是肠息肉造成的;

结肠镜检查是检测结肠息肉和结肠癌最敏感、最直接有效的一项检查。而肠息肉在肠镜下极易被发现,此时予以内镜下微创切除,就可阻断其癌变之路。

这也是我们鼓励做肠镜来预防肠癌的理由。

看了9月16号的一份权威的调查报告后,我感到很震惊:

在诊断为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位患者中,竟有近97%的患者从未做过肠镜。大多数患者都是出现了便血、腹泻、腹痛等典型症状才不得已做的第一次肠镜。

在近年的数据表中可以看出,极早期的黏膜内癌也就是0期,生存率几乎是%;而四期肠癌只有8%。

结肠癌早期即0期和1期时,患者大多数往往还未出现症状,如不主动去做结肠镜检查,是不能被发现的。

结肠癌发展到二三期和四期时,由于癌灶变大,会出现一些出血、肠道梗阻、脓血便、大便变形、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此时,CT等仪器才能够发现!

不光如此,在肠息肉阶段即结肠癌的癌前期绝大多数更没有症状,而且小于1cm的息肉CT也看不到;这个时候只有结肠镜检查才能快速准确的找到息肉并加以切除。

肠息肉、早期肠癌基本没有症状

前面说过,在肠癌的癌前阶段、早癌阶段,大多数没有特异性症状;有的甚至在进展期也没有;所以,我们才强调“无症状”做肠镜!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候,往往意味着是进展期了,必须抓紧检查和治疗: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有些病人也会出现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状况;粪便中带血、脓或黏液。

2、腹痛:常为弥漫性的持续隐痛,尤其在大便时或大便后加重;或反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

3、出现腹部肿块或肠梗阻症状:表现为不能进食、呕吐、贫血、消瘦以及腹部出现肿块等典型症状。由于肠道被占位,大便可出现变细、有沟槽等。

为什么强调40岁前做肠镜?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肠息肉的癌变率越来越高。相关研究发现,超过90%的结肠癌由结肠息肉转变而来,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恶变过程一般需5—10年(当然存在少数进展较快的病例),而肠癌的高发年龄是50岁以后。在40岁之前做一个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因,切除癌变部位我们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健康生命有孚众生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yb/73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