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系胃肠脉络受损,出现血液随大便而下,或大便显柏油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
症状及伴随症状
以在便前或便后发生大便下血,色鲜红、暗红或紫暗,甚至色黑如漆为主要症状,可伴有腹痛不适、口黏口苦、食少纳差;或脘腹隐痛、怯寒肢冷、纳差便溏、神疲懒言等症状。
病理病机
排便时出血,或便前便后出血,称之为便血。本症和血热、气虚等因素有关,常见于消化道出血、痔疮、脱肛、肛裂、直肠息肉、肿瘤等病症。
配穴
承山穴(双侧):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足跟上提时,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
大肠俞穴(双侧):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2指宽。
次髎穴(双侧):位于腰骶部,髂骨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臀大肌起始部位。
原理
承山、大肠俞、次髎同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可以疏导肠道气机,调理各种肠道疾病穴。
更多精彩内容请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最好治疗皮肤病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yb/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