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症状与治疗
大肠杆菌症状与治疗
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其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5~11月龄的中成鸭也多发,特别是产蛋种鸭也易感染而发病。
1、流行病学: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各种日龄均易感染,以雏鸭为主,发病鸭场往往是卫生条件差,地面潮湿,舍内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大,饲养密度高等,发病季节以秋末、春初较多,其它季节零星散发,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带菌的禽类,它们的尸体、粪便可随时污染饲料、饮水、饲养场地及有关工具等,使健康鸭很容易感染本病原体,一般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体内,不一定即刻发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感染其他疫病时,寄居在体内的细菌会乘机进入血管,随血流分布全身,引起败血症或其他病症。另外,大肠杆菌也可通过皮肤伤口而被感染,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若种蛋被污染,会直接影响孵化率的高低,甚至引起雏鸭的大肠杆菌病。
2、临床:由于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健康鸭群很易感染,成为寄居性的带菌鸭,所以潜伏期的长短很不一致,在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的鸭场,该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且多呈急性败血症经过,新出壳的雏鸭发病后体质较弱,合眼缩颈,腹围较大,食欲减退,呆立一旁,缩颈嗜眠,两眼和鼻孔处常附粘性分泌物,有病鸭排出灰绿色稀便,呼吸困难,常因败血症或体质衰竭,脱水死亡。成年鸭表现喜卧,不愿走动,站立时,可见腹围膨大下垂,呈企鹅状,触摸腹部有波动感,穿刺有淡黄色腹水流出。
3、剖检:败血症为其主要特征。肝脏肿大,呈青铜色或胆汁状的绿色,脾脏肿大,呈紫黑色斑纹状,卵巢出血,肺有淤血或水肿,全身浆膜呈急性渗出性炎症、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表面附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腹腔有渗出性炎症,腹水为淡黄色。有些病例卵黄破裂,腹腔内混有卵黄物质,肠道粘膜呈卡他性或坏死性炎症,有些雏鸭卵黄吸收不全,有脐炎等病理变化。
4、防治:
4、1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严格防疫卫生管理制度,要从无大肠杆菌的鸭场引进种蛋或雏鸭,重视种蛋、孵化室和孵化器的薰蒸工作,商品肉鸭饲养实行“全进全出”。
4、2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较多,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一旦确诊为大肠杆菌病,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积极治疗,以免盲目用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治疗时,可选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类等,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病均有良好治疗效果,氟哌酸按0.01%比例混入饲料连用3天,土霉素碱按0.08%~0.1%比例混入饲料,连用5~7天,氨苄青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也可取得满意效果。由于长期用药容易形成药物残留,影响肉的品质;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通过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通过分离种鸭场及区域性有代表性的菌株制作成自家灭活疫苗,能够起到针对性预防作用,该病用新牧特效药效果最佳。
赞赏
长按白癫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昆明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yb/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