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

跟着孟京辉啜一口新茶


-10-:25

钱江晚报

乌镇大剧院,孟京辉突然从观众席上站了起来,他的新戏《茶馆》正在下半场联排。

舞台上,没有茶馆,只有一个巨大的轮子,一圈一圈,缓缓的,逆转,顺转。

年,《茶馆》在首都剧场首演。老舍在《茶馆》中埋葬了三个时代的齿轮,60年后,依然在滚动。

昨晚,第六届乌镇戏剧节正式开锣,《茶馆》作为开幕大戏,世界首演。

而戏剧节结束后,10月31日至11月3日,《茶馆》也将来杭州,在杭州大剧院连演4场。

首演前三天,联排结束,18点10分。剧场后台的水房,孟京辉胡乱塞了几块饼干,接受了钱报记者的专访。

在交出《太阳和太阳穴》、《莎士比亚和狼》两部够得上“先锋”称号的新作后,这一回孟京辉主动选择了看上去和“实验”背道而驰的中国文学经典之作——教科书式的《茶馆》,北京人艺演了60年的金字招牌,深入人心。

很多人觉得意外,也为孟京辉担心。换句话说,孟京辉会把原作改得天马行空吗?

排到《茶馆》第三幕,小丁宝来茶馆应聘女招待,和掌柜王利发有一段戏。

停——孟京辉很敏感,小丁宝,原剧本中是这么说的吗?他在黑暗中拿着话筒。

工作人员一对剧本,念出老舍先生的原著。原来是一个语气词,在句子里换了位置。

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孟京辉大声提醒“小丁宝”。

“好多气质和能量必须从原剧本里认真地说出来,差一个字,就变了。”

之前孟京辉排《活着》,原作一字未改,当时余华说了一句话:孟京辉对原著的忠实程度让我吃惊。

“对吧,我还是比较尊重原著的。余华也这么说。”他笑起来。

但余华还有后半句:他的方式更让我吃惊。

《活着》的舞台手段依然完完全全的“孟氏”,但作品中对于人和命运的关系震撼了太多的观众。可以这么说,余华的《活着》、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直到这次老舍的《茶馆》,是孟京辉对于经典重述的三部曲。

《茶馆》的戏剧构作(顾问,为戏剧创作者提供指导和帮助)出自塞巴斯蒂安·凯撒。就在两年前的乌镇,德国当代戏剧大师弗兰克·卡斯多夫导演的《赌徒》在中国首演,他也是戏剧构作,复杂的拼贴式文本,挑战演员肢体极限的理念、爆发力,让人印象极深。

这一次面对中国的文学经典《茶馆》,这个德国人说:“今天我们尝试寻找一种易于理解并接近我们自身的对《茶馆》的设计。”

女演员齐溪坐在舞台上,说着一段自己的故事,即时影像放大着她的脸部,棱角,自然,日常,放松。

这个《恋爱的犀牛》里走出来的明明,已经三年没有和孟京辉合作了,在他眼里,“她还那样,没什么变化”。

《茶馆》快建组时,塞巴斯蒂安对孟京辉说,《茶馆》里应该有一个女性。

“这个女性,是从老舍小说里自然而然走出来的形象,作用就是丰富观众的想象。”孟京辉就给齐溪发了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yb/129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