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是引发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的元凶,WHO将它列为I级致癌物。
我国《幽门螺杆菌根除及胃癌防控专家共识,》明确指出:无论有无症状的成年人,只要没有抗衡因素,都要根除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
1.
感染了HP就一定会得胃癌吗?
答:不一定。
因为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参与、长时间演变的结果;HP是感染最重要的高危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致癌因素。
2.HP有什么症状?
答:大约有70%的感染者并没有明显症状。
但是,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伤害;几乎%的感染者都存在活动性胃炎;常见的症状包括:消化不良、口臭、泛酸、烧心、嗳气、胃痛、胃胀等。
3.怎么检查?怎么治疗?
答: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也是最准确、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碳13和碳14呼气试验,简单吹气几分钟,就可知道结果。
hp(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hp药物进行治疗,单一的用药有很大的局限性(因地区、人群的差异)。总的讲来,目前不提倡用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较低,易产生耐药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最佳的选择。
4.治疗后还会再感染吗?
答:研究表明,根除成功后,5年内再次感染的概率在3~5%,也就是说不容易再次感染,每年再次感染的几率小于1%。
但是还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包括不吃生食、聚餐使用公筷等。
一家人一旦有一个人阳性,很有可能其他家庭成员也已经被感染,所以建议大家都查,都治疗。(75岁老人、14岁以下儿童、孕妇不建议检测和治疗。)
5.
孩子需要查、需要治疗吗?
答:以下儿童有检测HP的指征:
1.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3.慢性胃炎;
4.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
5.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的缺铁性贫血;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除此之外,其他情况则不需要进行检测和治疗。
6.
平时怎么预防?
答:HP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因此注意“病从口入”是预防的第一关键。
只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可以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
1.仔细刷牙
幽门螺杆菌可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而认真、仔细地刷牙是消除牙菌斑、预防龋齿最有效的方法。至少要做到早晚一次刷牙,餐后漱口,以减少进餐时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可能。
2.餐前洗手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要做到餐前仔细洗手,生吃瓜果时洗净、去皮,是直接影响幽门螺杆菌能否被带入体内的关键环节。
3.杜绝生食
有不少人喜欢吃三成熟的牛排,或是吃火锅时肉还没有烫熟就吃,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接触幽门螺杆菌的机会。
4.使用公筷
共同进餐时,不应提倡使用公筷,防止病菌可能通过唾液进行传播。
End
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分享
一切视患者自身情况和以专业医生诊断治疗为准
?大肠息肉,你肚子里的定时炸弹!切除了也要复查!
?警惕!“胃溃疡”转为“胃癌”的5大信号,胃溃疡患者必看
?看过才知道!你的身体对你“隐瞒”了这么多秘密
?细胞大战:巨噬细胞追踪吞噬大肠杆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yb/1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