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钟鸣大肠癌防治,你不得不知道的秘密


作者

上海交通大医院普外科副主任钟鸣教授

在过去数十年里,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趋势正在发生变化,是男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女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而且呈高发化,低位化,年轻化。结直肠癌发病和病死的绝对数超过美国;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高,年轻人比例趋向增高。

《皇帝内经》素问篇开篇就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面对大肠癌,人们不禁要问起如何预防。大肠癌的病因目前认为可能与饮食、致癌物质、结直肠慢性炎症、遗传因素,癌前病变(比如直肠腺瘤等)等因素相关。有调查资料显示大肠癌高发地区人的每天平均粪便重量低于低发区人。高纤维饮食可增加粪便的体积重量,通过肠道速度增快,减少肠道内有毒物质的形成和活性,缩短致癌物质与肠道的接触时间。而鱼类、肉类食物高温烹调会产生多种致癌物质。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与体重正常的青少年相比,得肥胖症的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会增加2.37倍。因此高纤维饮食,健康的食材烹饪,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有数据显示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高的人群低发大肠癌),平衡膳食,适量运动,积极诊治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结直肠息肉等),可以对大肠癌起到预防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而大肠癌特别显著,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故而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概念目前尤为重要。我院大肠癌MDT由胃肠外科牵头,联合了消化科,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营养科等相关学科,秉承病人为中心、多学科全面协作、无障碍沟通的原则,对案例进行多学科同时诊治,制定综合性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同时邀请患者家属列席讨论会议,针对该患者个体制定出诊断,治疗,以及术后辅助治疗和随访计划的综合性方案,并取得患者最大程度的信任。

据临床调查表明,大肠癌手术后3-5年的复发率为30%-40%,而积极的术后辅助化疗可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大肠癌手术后,不少患者却因惧怕化疗的毒副作用而放弃辅助化疗或有轻度或中度副反应,就轻易放弃辅助化疗,以致造成不必要的后果。辅助化疗的基本原则是用早用足,肠癌患者在做完切除手术后,只要各脏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就应尽早进行辅助化疗,且要坚持做足疗程。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化疗模式以及化疗药物都有了长足发展。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可选择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少的化疗药物。辅助化疗的方案有多种,除了常见的静脉用药外,还有口服用药,都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如卡培他滨、卡莫氟等,其中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氟尿嘧啶衍生物,具有一定靶向性,因其独特的肿瘤内激活作用机制,进入体内后能“分清敌我”,更直接、有效的杀死肿瘤细胞,并显著降低了传统化疗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因此,对于需要进行辅助化疗的病人,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不仅可以打消患者惧怕化疗毒副作用的顾虑,更有利于患者坚持辅助化疗,进一步控制疾病,降低肠癌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结直肠疾病发病率高,但部分患者依然有讳疾忌医的心理,在此特别提醒市民切勿盲目的“自查自治自我安慰”,身体的任何异常信号皆应该接受专业的医学咨询,专业的诊治。在门诊中就碰到许多因为大肠癌发展至中晚期,导致肠梗阻的患者,其实回头仔细问问,往往有半年多左右的身体警报信号,不禁扼腕叹息。只要积极面对,大肠癌并不可怕。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仁济东院)

新闻晨报-健康周刊ID:cbhealthweekly

喜欢我们的文章,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给朋友,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yb/109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