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又高湿的夏季,畜禽胃肠道疾病真是太普遍了,拉稀、过料、黒糊粪、酱油粪和西红柿样、烂肉样稀粪等,有些是生理免疫防御性的,有些是病理性的。
今天我们谈的是药,当然我们说的是病理性的消化道病的防治。那么,我们根据广泛的临床调研,基本上可把畜禽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病分三种,它们分别是环境管理型、机能紊乱型和细菌、寄生虫的病理型等,共计三种类型。
那么对于环境管理型的,做好动物饲养舍里的通风、温湿度等环境管理就可以了;对于以电解质失衡导致的机能紊乱,施以相应调节电解质失衡的营养药(多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即可;但是这两种类型,一般中小养殖者和饲养管理水平一般的养殖场,都不太注意。
养殖生产实际,都是大群发展到病理性的临床症状凸显时,才会引起饲养员和生产兽医们的注意。这时,就牵涉到药物治疗的问题了。那么,现如今兽药基本已单方化、违禁药和假兽药不能用的用药条件下,如何根据病因开具安全范围广、有效又经济的兽医处方呢?响。
其实,这里就有一个很好的常见消化道药物,那就是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或阿莫西林硫酸粘菌素可溶性粉这两个兽药。便宜用量又小,既经济又有效,但大多数人都不会用。
每每提及此药,基层很多兽医都因“用不出效果”而不屑一顾,大家因用惯了大复方而固执的固定思维认为,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不治病,顶多用来治疗链球菌和输卵管炎而已!阿莫西林硫酸粘菌素可溶性粉,临床治疗又不常见这个药物。
那么,真如上述想象的那样吗?从阿莫西林产品的普遍制剂水平、以及它的药理特性等专业来看,客观分析真的是这样吗?恐怕不尽然!
首先,从以往检测分析比较数据看,国内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普遍制剂技术不行,没有解决阿莫西林本身的药效学指标。比如说它难溶于水造成的药物溶出度低、生物利用度低的原药“缺陷”问题?若是不解决这个事关产品“有效性”的问题,那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就几乎没有什么治疗效果。这是一定的!
是不是做到这些就可以了呢?其实仅此还不行。因为青霉素类药物对酸、碱均不稳定,诸如青霉素钾、青霉素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钠等,它们之间差异之处:只不过是新一代的比老一代的对酸碱更稳定一点而已。
所以呢,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必须解决其制剂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比如夏天水温高时、与其它药物配伍时、拌料使用时、高浓度溶解时等。否则,所有推测的和推理的理论效果和疗效,都是白扯!
其次,由阿莫西林的药效学可以知道,阿莫西林对畜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副嗜血杆菌、魏氏梭菌、里氏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丹毒杆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均敏感。
因此,好的制剂技术,可体现高效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对于以产气荚膜梭菌、肠道链球菌、肠道葡萄球菌、肠道沙门氏菌和肠道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消化道细菌感染,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还有,就是阿莫西林在个别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一旦监测到单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治疗不了的这种情况,那么在临床兽医开具处方时,最好做一下药敏实验,不要盲目用药。
并且,在开展药敏实验时,最好也做一下其它类别的药物。比如说,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硫酸卡那霉素可溶性粉、硫酸庆大霉素可溶性粉、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或恩诺沙星溶液、乳酸或盐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等,这些都是与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之间抗菌作用协同的药品。
若是通过药敏实验确证: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低敏或耐药时,那么,就可以通过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与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或硫酸卡那霉素可溶性粉、硫酸庆大霉素可溶性粉、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或恩诺沙星溶液、乳酸或盐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等)之间进行复配使用来解决。
因此,养殖实际生产过程中,真要是药到病除。对广大养殖一线的兽医们,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需要广大兽医在做好日常饲养管理指导、各种疫病防疫程序的制订和优化时,需要提高对药品的疗效高低(制剂技术高低)、药品的药理药效、药品的敏感性监测和药品之间的复配技术等有一定的研究、会用好药才行。
李匡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lb/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