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癌症?
在医学上,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癌症对人类的威胁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除了原发于性腺的恶性肿瘤外,仅有甲状腺癌和胆囊癌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的,其他恶性肿瘤都是男性高于女性。我国常见癌症死亡率前5位在城市中依次是肺、肝、胃、食管和大肠;在农村依次是胃、肝、食管、肺和大肠。
癌症频发
最近,年全球癌症数据出炉。
可看出全球癌症新发万例,死亡万例!
非常惊人的数据。
近年来癌症的消息在国内也层出不穷,
“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哈文
今年十月,央视主持人李咏在美国因癌症去世,享年50岁;
年9月28日,摇滚歌手臧天朔因罹患肝癌去世,享年54岁;
年9月28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因胰腺癌去世,享年66岁;
年9月15日,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朱旭因肺癌去世,享年88岁;
年9月11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因胃癌去世,享年84岁;
...
年1月16日下午,著名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病医院,年仅33岁。
年10月5日,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因胰腺癌辞世,享年56岁。
年5月13日,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逝世,年仅41岁。
年12月30日,著名艺人一代天后梅艳芳因宫颈癌去世,年仅40岁。
连不差钱的明星富豪都无法摆脱癌症的魔抓,到底是什么让癌症一直困扰我们呢?
图片来源:《滚蛋吧肿瘤君》剧照
无效“体检”存隐患
有数据显示,年中国体检市场规模约为亿元,年有望达到亿元,第三方专业体检市场将达到亿元。
相信很多小伙伴每年都会定期去体检,结果出来了体检报告没问题就会觉得很安心了。
其实不然,很多体检机构会有各种“套餐”,其中会造成有很多被商家刻意弱化的项目漏检,造成健康隐患。
不仅如此,12月2号,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爱康集团董事长张黎刚就揭露了体检行业的“潜规则”:
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更过分的是,抽了血不做检测,倒掉直接给结果!
有网友评论到,体检机构根本检查不出问题,等到发现时,已经是癌症晚期!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各种各样的体检机构上万家,市场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但是质量却良莠不齐。
图片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为什么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因为很多中国人都在假装查癌!体检并不是万能的。
患癌原因
空气污染
肺癌已经是人类的最大杀手之一。
不仅是汽车尾气会产生PM2.5,还有工厂等需要使用到燃料的地方。
雾霾中的PM2.5可以轻易进入人体的各个呼吸系统,也可直接进入肺部。长期吸入PM2.5会破坏呼吸粘膜,破坏呼吸防御系统,可引起诸多的呼吸道疾病,例如哮喘、冠心病、支气管炎等、鼻炎等,最终将导致肺癌。
超负荷透支身体
年11月7日,均瑶集团创始人王均瑶,因劳累过度,三餐不均,最终被诊断为肠癌,英年早逝,年仅38岁。在当年的10月份,王均瑶还接受温州一家报社采访称:“我近期要回公司主持董事会。”
当时王均瑶认为肠癌在癌症中不是特别可怕的病,对生命不构成威胁,仍然继续工作,未及时就医。
熬夜氪肝
睡眠不足会加速癌细胞的增长。同样患肿瘤的小鼠,睡眠不足的相对睡眠不足的,肿瘤增大速度快很多倍;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睡眠不足视为致癌因素。
《癌症日记》作者、复旦大学抗癌教师于娟,曾说:12点前就没睡过觉!我十多年来的习惯就是晚睡。其实晚睡在我这个年纪不算什么大事,我认识的所有人都晚睡,但我要说晚睡真的非常不好。
“垃圾”饮食
长期喜欢喝冷饮,越冰越爽,喜欢吃辣,无辣不欢。这些都很伤脾胃。饥一顿、饱一顿,饮食不规律,也会影响正常的肠胃功能。另外,煎炸、烧烤、麻辣火锅、腌制食品等也是众多人戒不掉的爱,所谓病从口入,过度食用此类垃圾食品也必然会损坏身体正常机能,久而久之体内或积累病变。
如何预防?
户外活动
在室外活动时,建议生活在空气质量差的城市时,尽可能戴口罩,所有口罩都能够有一定的防护效果,使用具备PM2.5过滤功能的口罩最为理想。室内活动最有效的方法是安装空气净化器。
保持良好的饮食
近期一项荟萃分析研究发现,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降低人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但与癌症相关死亡率无关。此外,研究还发现瘦肉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样糟糕,至少从癌症发病风险角度出发是这样的。
而且经常吃过多辛辣的食物,会对胃有一定的刺激,如果胃肠不好的话,容易胃肠黏膜产生炎症。长此以往,会对肠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保持乐观
临床经验丰富的孙燕院士发现,癌症患者都有着相同的一个诱因——压力大、长期抑郁、过分忧虑、勾心斗角。
一个研究发现,长期的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从而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所以说,做个没心没肺的人,确实能给你一个好的身体。
现行的社会生活中,不少人面临裁员、房贷、生存的压力,失眠、焦虑成了常态,也因而早早进入了“亚健康”状。在我们的疏忽之下,必将付出健康的代价。
这个月初,一篇题为《向死而生,一名记者的住院日记》在朋友圈刷屏,主人公住一次院后,在死亡边缘走了一遭,把他所有的坏毛病都给治好了,开始注意饮食、坚持锻炼、定时复查......同时也引起了众多人对身体的重视。
但愿我们都能成为对身体“未雨绸缪”的人,戒掉垃圾食品,不再用熬夜来假装自己抓住了时间,认真去感受锻炼所带给你身体的能量。
保重身体,不要死在财务自由的前一天,更不要在终于开始享受人生时被病魔控制。
一选商城
金道财经好文推荐:未读懂刘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深度好文)
迷人的X博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lb/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