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常见问题解答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常用标准

(1)GB/T.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2)GB.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3)GB.2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

(4)GB.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5)GB.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肠杆科检验

(6)GB/T-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微生物检测

(7)GB/T-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常见问题及解答

1: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有两个标准三种方法,该如何选择呢?

A:依据产品标准的项目单位

1.1、若单位为CFU/g,则选择GB.3-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1.2、若单位为MPN/g,则选择GB.3-第一法(MPN计数法)

1.3、若单位为MPN/g,则选择GB/T.3-。

2:MPN法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该怎样选择?

A:依据产品标准的项目标准值

2.1、若标准值为<3.0MPN/g,则选择0.1g、0.01g、0.g三个稀释度。

2.2、若标准值为≤30MPN/g,则选择1g、0.1g、0.01g三个稀释度。

样品采集

怎样采样,才能使样品具有代表性?

这里将样品分为两类:预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或现场制作食品

(1)、对于预包装食品

①应采集相同批次、独立包装、适量件数的食品样品,每件样品的采样量应满足微生物项目检验的要求。

②独立包装小于、等于0g的固态食品或小于、等于0mL的液态食品,取相同批次的包装。

③独立包装大于0mL的液态食品,应在采样前摇动或用无菌棒搅拌液体,使其达到均质后采集适量样品,放入同一个无菌采样容器内作为一件食品样品;大于0g的固态食品,应用无菌采样器从同一包装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适量样品,放入同一个无菌采样容器内作为一件食品样品。

(2)、对于散装食品或现场制作食品

用无菌采样工具从n个不同部位现场采集样品,放入n个无菌采样容器内作为n件食品样品。每件样品的采样量应满足微生物项目检验单位的要求。

培养基制备过程容易出现问题解答

1、异常现象一:培养基不凝固

原因分析:

①制备过程中过度加热;

②低pH造成培养基酸解;

③称量不正确;

④琼脂未完全溶解;

⑤培养基成分未充分混匀。

2、异常现象二:pH不正确

原因分析:

①制备过程中过度加热;

②水质不佳;

③外部化学物质污染;

④测定pH时温度不正确;

⑤pH计未正确校准;

⑥脱水培养基质量差。

3、异常现象三:颜色异常

原因分析:

①制备过程中过度加热;

②水质不佳;

③pH不正确;

④外来污染;

⑤脱水培养基质量差。

4、异常现象四:产生沉淀

原因分析:

①制备过程中过度加热;

②水质不佳;

③脱水培养基质量差;

④pH计未正确控制。

5、异常现象五:培养基出现抑制/低的生长率

原因分析:

①制备过程中过度加热;

②脱水培养基质量差;

③水质不佳;

④使用成分不正确,如:成分称量不准,添加剂浓度不正确;

⑤制备容器或水中的有毒残留物。

6、异常现象六:选择性差

原因分析:

①制备过程中过度加热;

②脱水培养基质量差;

③配方使用不对;

④添加成分的加入不正确,例如加入添加成分时培养基过热或添加浓度错误;

⑤添加剂污染。

7、异常现象七:污染

原因分析:

①不适当的灭菌;

②无菌操作技术存在问题;

③添加剂污染。

实验过程

1、版平板法VRBA倾注完,待琼脂凝固后为什么需要加3-4mL的覆盖层?

A:因为大肠菌群是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再加一层琼脂相当于造就一个半厌氧环境,促进兼性厌氧菌的生长,同时抑制其他菌的生长。除此之外,还有防止菌落蔓延的作用,防止迁徙性菌落对菌落计数构成影响。例如一些变形杆菌就会有迁徙现象,从而导致菌落长成一片无法区分。在表面多覆盖一层培养基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GB.3-平板法验证菌落如何挑取?

A:分别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数。按比例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少于10个菌落的挑取全部典型和可疑菌落。假如在1:10的平板上可疑大肠菌群有10个,典型大肠菌群有6个。证实实验应该按照可疑跟典型5:3的比例进行挑取,移种于BGLB肉汤管内。

结果处理

按标准里的详细规定对大肠菌群进行计数。

注意:对于结果检出的平板或试管需要经过无害化处理(℃灭菌30分钟)方能弃去,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文章来源食品论坛网友分享,转载注明来源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lb/58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