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仁济医院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将有新手段


康复小编:今天(8月3日),上海交通大医院为主办方之一的第八届上海国际消化病学学术大会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专家呼吁探索肠道微生态作为大肠癌早诊早治的新靶点。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及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房静远教授揭示,高效价廉的共生梭菌检测有望成为无创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新手段。

▲第八届上海国际消化病学学术大会会场全景

共生梭菌检查

有望在三年内投入使用

房静远教授介绍,经过综合分析了已有的及国际的大数据测序结果,该团队成功找到了一类新的与早期结直肠发生发展相关的肠道定植菌——共生梭菌。并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数据,证明了共生梭菌是高效的早期诊断大肠癌的生物标志物,同时其对于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效力高于常规的粪便隐血和血清肿瘤指标。这个新发现高效价廉,可作为潜在的无创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新手段。相应的方法及手段均为团队独立设计研发,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目前相关临床转化事宜正在积极实施中,预计三年内投入临床使用。

▲房静远教授主持大会

调理肠道微生态辅助癌症治疗

中外专家在大会上呼吁:调节肠菌可能影响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很多研究数据已证实了肠道菌群和大肠肿瘤的关系。房静远举例说,人类肠道大肠杆菌是大肠癌发生的辅助因素,大肠杆菌的数量与大肠癌病人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所以,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构成的肠微生态可能用于大肠癌的筛查。

未来,肠道微生态将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帮手:例如特异性肠菌在未来的临床中预警大肠肿瘤的高危人群、预测转归、成为预防靶点,在治疗过程中还可纠正或补充特异性肠菌以减少药物副作用。

▲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致辞

据悉,此次大会设立专题报告、胃肠肿瘤论坛、肝病论坛、幽门螺杆菌和肠道微生态论坛、炎症性肠病论坛、动力与心身疾病论坛、消化内镜论坛和消化内镜技术演示论坛,就国内外学术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本领域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约有余位海内外专家参加此届大会。

医院袁蕙芸

编辑

陈易

-TheEnd-

康复出品,版权所有

新发现DISCOVERY“糖友”:蛋白尿、血压要勤查、勤测│专家门诊戳原文,进入康复杂志

赞赏

长按







































天津白癜风医院
如何防止白癜风的复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lb/40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