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数据来看,这次的中秋无疑是个“冷落清秋节”。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年中秋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9万人次,同比下降16.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年同期的72.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亿元,同比下降22.8%,恢复至年同期的60.6%。
这个数据有多“冷落”,从下面这张图或许能更为直观地看出。
暑期游才刚刚有些许起色,中秋就又显颓势,这对旅游业来讲无疑又是一重打击。“今年是至今最差的一年,未来最好的一年”的担忧,是在诸多从业者的脑海中盘旋不去的巨大忧虑。
但疫情后的新趋势“微度假”,以及新风口“户外活动”仍然在一片哀声中大放光彩,持续着“赢麻了”的状态。尤其是消费能力极强的长三角与环京地区,即超一线、一线及一些极为发达的二线城市,其周边的露营、民宿、度假酒店类项目在经营上几乎不见愁云,成了少数“只用努力发展不用顾虑生存”的幸运儿。
(图源:日光山谷)
长线目的地温度骤降
其民宿酒店热度相比近郊“天上地下”
整体来说,受疫情散点爆发,多地要求“就地过节”影响,长线游热度骤降。
·去哪儿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中秋长线游降温,国内航线机票价格有所下降。年中秋国内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元,环比暑期下降二成;
·根据测算,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5万人次。相比去年的万人次同比降低37.48%;
·公路方面,假期预计发送旅客万人次,比年同期下降37.1%;
·水路预计发送旅客万人次,比年同期下降14.9%。
不久之前的暑期,其实原本是长线游业绩亮眼的“恢复期”。黄山、乌镇、丽江、大理等典型长线游目的地迎来了久违的人潮。以大理为例,其暑期游客量飙升至万人次,同比年增长46%,令萧条了大半年的大理古城再度人潮汹涌、车来车往。
但这一热度在八月中下旬开始迅速冷却。8月14日,大理、丽江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通告,表示由于全国先后有27个省(市、自治区)发生本土疫情,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外溢,为防范疫情风险,要求游客:
·在地期间每3天要进行2次核酸检测,在酒店、民宿等居住期间也需如此;
·到地人员须提前以电话等方式向入住酒店、单位或目的地社区(村组)报备;
·进入景区景点、文化演艺、酒吧、KTV、影剧院等经营主体需持有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中秋我们没有客人。或许是大家没耐心做这种三天两检吧。”在大理开设了素食禅意民宿無相颂素食·谦畝庄园的民宿主老颜感慨到。“换我我也不出来玩,太麻烦了。”
(图源:無相颂蔬食廚坊)
虽然也有行业报告认为中秋长线游的“冷”是为国庆长假的“热”做铺垫,但大多数从业者如老颜,对此并不乐观。毕竟“就地过节”的倡导并非只针对中秋,国庆同样受此限制。
“民宿业现在是两极分化,大城市近郊的民宿,疫情这几年反而挣得盆满钵满;大景区旅游目的地民宿,门可罗雀,生存维艰。”老颜感慨到,“以远程游客为主的大理丽江,民宿业早已哀鸿遍野。一时喧嚣的暑期旺季只是给快渴死的人一杯水而已,苟延残喘。昙花一现,暑期一过,大理丽江归于一片死寂。谁知道未来大理丽江千万户的民宿业主们何去何从?”
(图源:珠海长隆马戏酒店官微)
单论地域,珠三角在这个中秋本身旅游消费表现不俗,但要论及其中的长线目的地,同样是一片黯淡。长隆下属的马戏酒店一名相关人员也告诉新旅界,今年中秋酒店和整个长隆几乎没有什么客人,游客人数仅有往年的一成左右。“受疫情的影响太大了。广州疫情、深圳疫情、上海疫情、澳门疫情轮着来,不是我们这边有疫情就是核心客源地有疫情。现在就只能继续撑着而已。”
整体来说,疫情这一“天灾”的不可抗力,仍然极大程度上左右着旅游业的冷热。但在老颜看来,也有一些部分本是人力所能改善的,比如针对性给予民宿扶持政策,或起码在各个民宿集中区设立核酸检测点,让游客方便一点。“哪怕只是做到这点,都不至于如此死寂。现在这样频繁检测又不便检测,只能让所剩无几的游客不堪其扰纷纷归巢,旅游业雪上加霜。”
“民宿业的衰败,就是大理丽江这种靠旅游为主生存模式的城市的衰败。希望政府的管理人员能够明白,当今的民宿业有远超过五星级酒店的获客能力和渠道,过夜率上涨能间接给地方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并不是本地天然旅游的兴盛,便宜了、成全了民宿业,而是民宿业千万从业者的‘各领风骚’才让这座城有亿万的散客自游,才让各行各业有繁荣生机。如果能做好激励和治理,那疫情也没有那么可怕。”
长三角与环京地区优势明显
露营及各类户外活动热度继续飙升
与长线目的地的惨淡相对照的是长三角与环京地区周边微度假业的火爆。
(图源:希尔顿酒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lb/1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