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www.znlvye.com/青龙河是青龙的母亲河,它由北向南蜿蜒贯穿青龙满族自治县全境,沉积了厚重的流域文化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史记》中记载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青龙河,是青龙河孕育了商族和成就了商汤大业。青龙河流域发现殷商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多处;这里的辽金历史文化更加厚重,出土的辽金时期的文物最多。明代,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戎边,打败了在青龙河流域的蒙古人,并下令,长城以北华里为中立地区,不许有人居住,使这里荒芜余年,山青水美的青龙河流域成了“野水无人渡,山花寂寞红”的人迹罕至的境地,成了野兽山禽的生存乐园。到了清代,朝廷为了减轻京城的经济压力,康熙敕谕:以奖励军功、赏赐皇亲、分丁拨户等形式令部分旗人(满族人)到长城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等口外的无主荒地进行“跑马占圈”,垦荒定居。因为满族人的发祥地亦是“龙”文化的起源地,满族人把“龙”作为图腾,对“龙”崇拜有加,随着满族镶白、正蓝、镶黄、正白、镶蓝等八旗的“云龙”旗帜的猎猎出关,把满族龙文化也带到了青龙河流域。
青龙河的原名不叫青龙河,在很早以前,因该河的水相对较黑,在商朝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称为“玄丘水”;在北魏时简称“玄水,”郦道元《水经注》载:“玄水出肥如东北玄溪”;此后还曾更名为“漆水、乌镇河”。直到满族人出关“圈地”后,将该河更名为青龙河,沿用至今,青龙县名也以此河命名。不知满族人的祖先对龙的崇拜有先知先觉?还是神龙有灵?现建于青龙河上的省级重点水利工程——桃林口水库的航拍图,水面回环曲折,随山而形,宛如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头、角、身、爪、尾齐全,可谓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青龙河名不虚传矣!
在青龙河流域,带有“龙”字的地名也非常有趣,如龙头、龙尾、大龙腰、龙爪沟,几乎龙的全身都有了;龙山、龙潭、卧龙池等全是龙的足迹;龙王庙等则告诉人们,“龙”在满族之乡尽享着人间香火和顶礼膜拜。
青龙的满族人仍然保留着二月二龙抬头等相关习俗。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因为寒冷的冬天就要过去,和煦的春天就要到来,天气渐渐转暖,春的讯息开始传递,人们的心情也格外地好,起床也往日早,准备一些节令饭食,以示庆贺,做春饼、烙煎饼,气氛相当的热闹。这天你也会看到,家家户户的女人们都带着梳子到户外梳洗打扮,因为这天是“龙抬头”的日子,传说在屋子里梳头怕碰着龙头。同时,这天的早晨也不让照镜子,说是怕镜子里出现龙的影子把人吓着。二月二这天,男人一般都要理发,叫做“剃龙头”,寓意这家男人要“成龙”,年内将会事业有成。
满族人对龙的崇拜也不是盲目的,也有善恶之分,对好龙十分崇敬,对恶龙则非常憎恶。在过去的农村,每当天空乌云滚滚,电闪雷鸣之时,大人们就断定这不是一场好雨。果然一阵狂风过后,“噼哩啪啦”的冰雹就铺天盖地的砸了下来,这时,各家各户都把菜刀“噼哩啪啦”地扔到屋外。
这一习俗缘自一个《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相传:青龙县朱杖子乡老李洞村,一李姓人家的姑娘到河边去洗衣服,从上游漂来一个象鸟蛋大小,通体透明,里面好象有隐约红色图案,好看极了,姑娘收拾洗完的衣服准备回家,她就把这东西含在了嘴里,回到村里刚要开口说话,那东西顺着喉咙滚到肚子里去了,误吞后,姑娘就有了身孕,十月过后就生下了一个怪物,象蛇,可头上却有角,身上有鳞片。姑娘的母亲见了拿起菜刀就向怪物砍去,可是没砍到要命处,只是把尾巴砍掉了,怪物一阵风似地逃跑了,钻进村外一座山的一个山洞里。其实,姑娘生下的是一条乌龙,也是孽龙,它专行“狂风冰雹”。每当它兴风作浪时,人们就扔出菜刀吓唬它,由此,下冰雹往外扔菜刀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青龙满族自治县的龙光更是不多见,当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照在龙雕像上,让人感受到龙的威严,龙光必须在特定的角度才能看到,所以罕见。
青龙河流域内关于“龙”故事传说较多,也都很精彩,《青龙河的传说》、《冬哥变龙的故事》、《龙哥和云妹》、《累死龙王笑死龟》等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感人,代代口口相传,经久不衰,给满族的“龙文化”增添了浓烈的醇厚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lb/1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