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s://www.xjauto.net/html/qyxw/202111/129204.html1.前言
不锈钢是20世纪重要发明之一,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强、耐热性好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石化工业、电子机械、医疗机械,住宅装饰等无处不用。但不锈钢在经过冶炼、热轧、热处理等过程中,表面上生成一层氧化皮,为生产加工带来困难,为了取得不锈钢表面的光洁度、光亮度和使用寿命,必须在拉拔、钝化、电镀等下道工序加工之前进行酸洗清除氧化皮。
2.不锈钢氧化皮的组成和性质
2.1不锈钢氧化皮的组成
氧化皮的组成不仅取决于钢号,而且取决于铁及合金元素对氧的亲和力,比铁容易氧化的元素有Si、Ti、Al、Cr、W、V、Mn;比铁难氧化的元素是Cr、Ni、Cu、Co、Mo。不锈钢氧化皮绝大多数是在轧制或热处理过程中形成。不锈钢氧化皮的组成见表1:
2.2不锈钢氧化皮的性质
不锈钢氧化皮通常呈黑色或蓝绿色,八面体等轴晶系,玻璃光泽,密度3.5~5.21g/cm3,硬度7.5~8.5,厚度为6~20微米(相当60~g∕m2),其中热轧氧化皮厚为5~7微米,退火氧化皮厚为15~25微米。以Cr2O3为主的不锈钢氧化皮性质稳定、结构致密、与基体附着牢固,在80℃温度下也不溶于H2SO4、HCl、HNO3等无机酸。必须采用更富侵蚀性的混酸,如HNO3+HF或H2SO4+HNO3+HCl等才能去除。但采用混酸酸洗基体铁损较大,掌握不当容易过酸洗或点蚀,严重的成为废次品。因此为提高去除速度,保证表面质量,多在酸洗前进行碱浸。
2.3不锈钢氧化皮的清除
不锈钢氧化皮清除分为化学酸洗法和机械除鳞法两大类,有时两类方法交叉复合使用。机械除鳞有抛丸、反复弯曲,轻拉破皮等。化学酸洗法是以某种酸为主体,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氧化剂、活化剂、缓蚀剂、渗透剂、抑雾剂等配成酸洗液。化学酸洗法有普通酸洗法、碱-酸复合酸洗法、电解酸洗法等。现在广为应用的碱—酸复合酸洗,碱-酸复合酸法分为碱浸和酸洗两步。
3.不锈钢氧化皮预处理(即碱浸)
碱浸是不锈钢在酸洗前进行的预处理,使表面氧化皮破坏疏松,然后进行酸洗易于去除,碱浸可分为熔融碱浸和溶液碱浸两大类。
3.1熔融碱浸
熔融碱浸分为氧化型碱浸和还原型碱浸。碱浸是基于高温热腐蚀的原理,熔液是以氢氧化钠为基础,加入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盐类,加热至℃以上使成熔融物。当不锈钢盘条浸入其中,氧化皮中的Cr2O3在含有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苛性钠熔液中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成份变质、结构破坏,以及体积膨胀、龟裂、起泡,变得疏松,使部分氧化皮脱落成为渣泥沉入槽底;另一部分可溶的铬酸盐在淬水时被蒸汽和水洗去,残留的亚铬酸盐和氧化物,则在随后的酸洗中去除。
3.1.1氧化型碱浸
氧化型碱浸主要因硝酸钠的氧化作用而得名。一般由75~80%氢氧化钠和20~25%硝酸钠,并加5%氯化钠组成,碱浸时各成分的作用如下:
(1)氢氧化钠能使三氧化铬变成易溶于酸的亚铬酸钠,即:
Cr2O3+2NaOH=2NaCrO2+H2O
(2)硝酸钠能使亚铬酸盐迅速氧化成可溶于水的铬酸钠,同时将低价铁的氧化物转化为高价铁的氧化物,使铬、镍尖晶石的结构和成分发生变化,易于去除,即:
2NaCrO2+3NaNO3+2NaOH=2Na2CrO4+3NaNO2+H2O
2FeO+NaNO3=Fe2O3+NaNO2
2Fe3O4+NaNO3=3Fe2O3+NaNO2
2FeO.Cr2O3+NaNO3=Fe2O3+2Cr2O3+NaNO2
(3)氯化钠起活化剂的作用,并可降低熔液粘度,在同一温度下减少碱液附着量,以减少消耗。
氧化型碱浸工艺制度及控制见表2
3.1.2还原型碱浸
还原型碱浸是采用氢化钠的熔融盐进行预处理,由0.16~0.30%NaH,加余量NaOH组成,还原型碱浸是利用NaH的还原熔解作用,将氧化皮中Fe、Ni、Cr等难溶性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或低价氧化物,并且使氧化皮爆裂脱落,使随后的酸洗时间更短,效率更高。还原型碱浸主要化学反应式为:
FeO+NaH=Fe+NaOH
Fe3O4+4NaH=3Fe+4NaOH
Cr2O3+NaH=2CrO+NaOH
NiO+NaH=Ni+NaOH
还原产物CrO及Fe、Ni等易用稀酸和水洗去,氢化物去除氧化皮的效率高,但氢化钠遇水能产生剧烈反应,并发生氢气爆炸,使用时必需小心谨慎。
还原型碱浸工艺制度及控制见表3
3.1.3氧化型和还原型碱浸工艺对比
氧化型和还原型碱浸工艺对比见表4:
氧化型碱浸将三价铬氧化成有毒的六价铬。还原型碱浸技术先进环保,不产生NOx、NO3-和Cr6+;消耗少,效率高,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不锈钢除氧化皮技术。
3.1.4熔融碱浸工艺流程
预热→氧化型或还原型碱浸→淬水→水洗
3.2溶液碱浸
溶液碱浸按氧化剂分为高锰酸钾和亚硝酸钠两种水溶液。处理温度接近该水溶液的沸点。
3.2.1高锰酸钾碱浸
高锰酸钾碱浸主要用于沉淀硬化型不锈钢、高铬铁素体钢及精密合金等疏松氧化皮,因为碱性高锰酸钾碱浸不产生氢脆。也可用于去除酸洗残渣和黑灰。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促进高锰酸钾的分解,放出氧原子,随着氢氧化钠含量的增加,分解加快,如果高锰酸钾分解太快,氧原子不能充分利用,高锰酸钾消耗量增大,碱浸速度不能加快。碱性高锰酸钾溶液疏松氧化皮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Cr2O3+2KMnO4+2NaOH=K2CrO4+Na2CrO4+2MnO2+H2O
碱性高锰酸钾处理效果不如熔融盐处理效果,而且效率低。但对于产量不大,不能连续生产的厂家多选用碱性高锰酸钾预处理。高锰酸钾碱浸工艺配方及使用条件见表5:
3.2.2亚硝酸钠碱浸
亚硝酸钠碱浸工艺配方及使用条件见表6
3.2.3溶液碱浸工艺流程
高锰酸钾或亚硝酸钠碱浸→高压水冲洗
4.不锈钢的酸洗
4.1不锈钢酸洗液配方
不锈钢酸洗前通过碱浸使氧化皮疏松,再用含有强氧化剂和活化剂的混酸进行强制酸洗,促使改性的氧化皮溶解。混合酸洗液的组成见表7
4.2强氧化剂的作用
氧化皮中的Cr2O3难溶于酸,但铬的高价氧化物则易溶于酸;因此酸洗液中加入Fe3+、FeCl3、NO3-、NaNO3、NH4NO3、KMnO4、H2O2等强氧化剂,可在放电还原的同时将Cr3+氧化成Cr6+,以达到去除氧化皮的目的。反应方程式为:
Cr2O3+6Fe3++5H2O=2H2CrO4+6Fe2++6H+
Cr2O3+3NO3-+2H2O=2H2CrO4+3NO2-
4.3活化剂的作用
把卤素离子如F-、Cl-等离子作为活化剂加到酸洗液中,它们能够取代氧化皮中的氧,改变氧化皮的结构,使易溶于酸。从电化学观点来看,则因X-离子的特性吸附而构成扩大双电层,促使表面氧化皮剥落。
4.4综合作用
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碱—酸复合酸洗法,即采用高温碱浸和HNO3/HF混酸酸洗,通过碱浸、酸洗、氧化、还原、活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和电化学反应,并借助于搅拌、振动、涡流、超声波等机械作用,使氧化皮结构变化,达到快速去除的目的。可见不锈钢氧化皮的去除机理是熔融碱、氧化剂、还原剂、活化剂、强制酸洗综合作用的结果。
4.5电化学作用
综上所述,不锈钢酸洗原理还可归为电化学腐蚀。不锈钢是由具有钝化倾向的几种金属元素以不同的组织组成的合金。各种金属在酸性介质中的电位是不同的,相互接触的金属之间就产生电动势,构成短路原电池。不锈钢浸入酸液中,由于外层氧化皮Cr2O3、Fe2O3不溶于酸,开始化学反应极其微弱;但当酸从裂隙渗入内层,贫铬层中的CrO、FeO一旦被酸溶解露出基体时,就和电位较高的氧化皮构成微电池,基体金属按电化活动顺序进行电化学反应,负电性大的金属成为阳极,因失去电子而溶解;同时,酸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析出氢气,产生机械剥离作用加速氧化皮去除。其电极反应如下:
阳极:Me-ne=Men+
阴极:nH+ne=H2
不锈钢中的金属元素Al、Mn、Cr、Fe、Ni、Mo、Cu构成的微电池组产生的电化学反应,析出大量的氢气将氧化皮撕裂,并随金属溶解脱落。研究表明,金属溶解速度与酸液电导率及氢离子浓度成正比,酸性越强,溶解速度越快,冒出的氢气越多,氧化皮去除越快。随着酸液中金属盐的增加,所生成的FeSO4使溶液粘度增大,离子迁移速度减慢,使导电率降低,并导致氢的超电压升高,阻止了氢的析出,从而阻止金属的溶解,出现了“极化”;另一方面硫酸、硝酸的阴离子在某些条件下会钝化金属,所形成的钝化膜减弱了金属的反应能力,有时完全成为惰性。
针对氢的极化现象,在酸液中加入有去极化作用的氧化剂,如H2O2、FeCl3等可以很快地氧化所析出的氢原子,降低甚至消除阻止腐蚀的氢超电压,使腐蚀加速;为克服金属的惰性,在酸液中加入F-、Cl-等活化剂,可有效使金属激活,从覆盖膜的钝化作用中释放出来,因而加速酸洗速度。
5.国内典型不锈钢酸洗工艺
不锈钢酸洗技术包括碱浸和酸洗两个体系,称为碱—酸复合酸洗。碱浸普遍采用NaOH/NaNO3氧化法,酸洗则采用HNO3/HF混酸酸洗法,以获得优质表面。目前,国内去除不锈钢氧化皮的典型工艺流程如下:
退火状态Cr不锈钢、固溶状态Cr-Ni不锈钢→预热→氧化型碱浸→淬水→水洗→预酸洗→水洗→混酸酸洗→高压水冲洗→钝化→水洗→中和
5.1碱浸体系
碱浸体系一般包括预热、碱浸、淬水、水洗四个工序,各工序的作用如下:
(1)预热:待处理的盘条利用碱浸加热炉排放的热烟气,预加热至℃左右,不但缩短碱浸时间,而且节能,同时防止水分带入碱槽引起蒸汽爆发,带出碱雾污染环境。
(2)碱浸:碱浸使氧化皮中的Cr2O3在含有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苛性钠熔液中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成份变质、结构破坏,利于酸洗。
(3)淬水:通过蒸汽爆发,使氧化皮龟裂、疏松、脱落。
(4)水洗:酸洗前清洗,减少残碱带入酸洗液中。
5.2酸洗体系
酸洗体系主要包括预酸洗、水洗、混酸酸洗、高压水冲洗、硝酸钝化、水洗、中和等工序,各工序的作用如下:
(1)预酸洗:洗掉部分Na2CrO2,将表面残碱中和掉,防止碱液带入混酸中降低酸度。
(2)水洗:洗去预酸洗后表面产生的黑灰残渣。
(3)混酸酸洗:采用混酸酸洗进行强制溶解,去掉氧化皮。
(4)高压水冲洗:将酸洗后表面黑灰残渣彻底冲洗干净。
(5)钝化:将表面黑灰、残渣洗净漂白,使铬钢加速钝化,防止生锈。
(6)水洗:洗去钝化处理后的残酸,避免带入中和液。
(7)中和:用Ca(OH)2或Na2CO3溶液中和残酸,防止锈蚀。
(未完待续)
(作者:东特集团大连特殊钢丝公司张颖特钢协不锈钢分会编辑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lb/1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