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不看广告看疗效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医学科普还需要加强,还需要走进老百姓中间,面对面的说,这样效果会更好。

看满网络的所谓科普,其实后面都揣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带货!

真正的医学科普,基本没人来看。

反而是“你家厨房的这种食材就能抗癌”、“教你一招治愈便秘”、“这种野果可以抗癌,不看的后悔了”....诸如此类。

现在科普一下…………

肠镜是预防肠癌最有效的手段

彩超、CT、核磁,不能发现肠息肉,只有肠镜!

一般认为,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腺瘤性)演变而来的,这个过程一般需5-15年,但个体差异不同。

大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它由于很少引起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

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才会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

因此要确诊肠息肉,就必须依赖结肠镜检查。其他任何仪器设备都不能发现它。

作为医生,我也不想说一些很艰涩难懂的话:

肠息肉是大肠癌的前身,超过了40岁去做一次吧,发现有,就切掉,就不会得肠癌了。

结直肠癌的成长史比较漫长。

从增生性息肉到癌前腺瘤再发展为癌症,整个过程约5~15年。前1~10年时间是息肉癌前病变的一个过渡期,(个体差异不同,转变时间也有所不同),在这个时期前发现并及时治疗,就能有效阻断它的癌变之路,防止悲剧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bs/86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