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科普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二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18dz)

中山内镜大肠癌科普

继续昨天关于ESD的话题,首先我们讲讲国内ESD技术的发展情况。

01ESD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国内用于临床的?

年,国内派出了一批内镜医生赴日本学习ESD技术,其中就包括令狐恩强教授、周平红教授、刘思德教授等国内ESD先驱者,他们在回国后率先在国内开展了ESD技术。

12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到细,我国的ESD术逐步发展壮大。除了周平红教授、令狐恩强教授等一批蜚声海外的国内先驱以外,国内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内镜专家。在国内,ESD术已经成为一项评价体系完备、人才队伍完整、操作技术完美的优势技术。

02哪些患者适合做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对于没有淋巴血管转移的大肠局部病变理论上都可以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现时ESD主要应用于以下大肠病变的治疗。

(1)早期大肠癌:根据医生经验,结合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其他检查方法,确定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肠镜下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2)大肠巨大平坦息肉:直径小于2cm的息肉一般采用EMR方法切除,超过2cm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的切除病变。

(3)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检查发现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等,如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但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由于肿瘤较深,ESD剥离病变的同时往往发生消化道的穿孔,不主张勉强剥离,有丰富内镜治疗经验的医生可以运用。

03医院内镜中心

医院内镜中心于年在国内率先引进ESD技术,至今已完成数千例ESD治疗,是国内开展时间最早、治疗病例数最多、能同时对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大肠癌进行ESD治疗的医疗单位。

“大国工匠”—医院周平红教授每年定期举办的中日ESD论坛培养了大批ESD人才。最近一次的上海国际消化内镜研讨会暨第十一届中日ESD高峰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共计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盛况空前。

在中山内镜人的努力下,包括ESD在内的消化内镜技术,已经达到甚至引领国际标准。“中山标准”在国际舞台上不断被世界所认可。

中山内镜的消化道早癌门诊

内镜中心秉承“一切为病人”的精神,周一至周五每日开设内镜治疗专科普通门诊,同时开设消化道早癌多学科诊疗(MDT)门诊,为患者就诊提供便利。消化道早癌MDT门诊时间为每周四上午。

简单的内镜治疗在门诊诊室开展,患者无需住院,简化了就诊流程。

对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新开设的内镜日间病房大大缩短了病人等待床位的时间,恢复迅速,平均住院时间为2.3天,充分体现了内镜治疗的“微创”优势。

ESD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消化道早癌患者实现“不开刀、不化疗、不放疗”的“三不”目标,同时它创伤小,患者易耐受,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有些患者治疗后当天就可回家,治疗费用低。

ESD被誉为“开辟消化道疾病诊疗新纪元的技术”。不光是今天我们讲的结肠病变可以进行ESD治疗,食管、胃甚至十二指肠的病变也都可以进行ESD治疗,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并不是所有的消化道早期病变都适用ESD技术来治疗;医院的消化科或内镜中心,经过专业的医生内镜检查后确定治疗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bs/85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