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医院七天前治疗一位这样的患者:63岁女性,最近三年排便困难,因家中直系亲属检出大肠肿瘤,所以预约我院肠镜检查。镜下发现盲肠部位息肉,行内镜下切除术,送检病理。
术后病理诊断:盲肠锯齿状腺瘤局部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送该患者四个字:你很幸运!
肠道锯齿状病变是什么病?
听听专家怎么说……
什么是“肠道锯齿状病变”
肠道锯齿状病变是一种以隐窝上皮呈现锯齿状外观的癌前病变,通常位于近端结肠,外形隐蔽,普通内镜下很难发现,因此有研究认为发生在结肠镜筛查后的结直肠癌可能是由漏检和未处理的锯齿状病变发展而来。
关于结直肠癌的癌变机制,目前公认有3种途径:即「腺瘤-癌」、「denovo癌」、「锯齿状腺瘤癌变」途径。
后者的基本过程为「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腺癌」。锯齿状腺瘤癌变约占结直肠癌的20%~30%,临床漏诊率却高达59%!
所以,及时发现就相当于遏制了肠癌的发生。专家强烈呼吁,内镜医生对锯齿状腺瘤必须高度警惕,杜绝漏诊!
01
02
03
“肠道锯齿状病变”的应对措施
1、改变生活习惯,预防病变形成
无论是遗传性还是散发性疾病,环境因素均是影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能够改变的还是人们的生活习惯。
控制体重、戒烟、粗纤维饮食、少吃红肉等是有益的,服用阿司匹林、叶酸、钙等是否获益目前仍有争议。
肠道微生态和肠道免疫决定着肠道稳态,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结直肠的环境因素,影响着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肠道菌群失调、胆汁酸代谢异常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等有着密切关系。
2、及时发现、精准治疗病变最关键
目前对于癌前病变的治疗手段是成熟的,重点在于早期发现。
年中国专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推荐我国结直肠肿瘤的筛查目标人群建议为40~74岁人群,每5-10年行结肠镜筛查。
筛查目标人群又分为高风险人群和一般风险人群。
符合以下之一者可以列入高风险人群: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或有大肠息肉病史。
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或有结直肠癌前疾病者如结直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或有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
有消化道症状,如慢性便秘超过2年,慢性腹泻2年来累及持续超过3个月,或有便血、黏液便;不明原因的贫血或体重下降;免疫法粪便潜血阳性。
不良生活事件史(发生在近20年内,并在事件发生后对本人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
正确认识结直肠的癌前病变,规范治疗癌前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按照规范进行结肠镜检查,早期发现病变,早期切除,将病变消灭在萌芽状态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就让“私家侦探”消化内镜医生,为您指点迷津,做您健康的守护神。
—《END》—
来源:综合网络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
节目预告:
今晚19点《健康来了》,主持人扬迪,邀请医院张雪说说肠道锯齿状病变。
健康来了
了解更权威专家解答往下看!
专家介绍
张雪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对炎症性肠病、缺血性结肠炎、大肠息肉等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擅长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健康来了》
FM.4生活广播
主持人扬迪
每天19点《健康来了》节目,给您讲讲你不知道的健康知识、养生秘诀,医院名医坐堂,帮您解决难题。
欢迎添加FM.4生活广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bs/8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