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多久需要复查结肠镜


指导医师: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永强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年全球肿瘤数据统计,其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3,在女性中排名第2。以往认为,CRC在中国的发病率相对偏低,但随着中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CRC在中国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在北京上海等部分大城市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年的中国癌症数据统计显示,CRC的发病率已超过食管癌,成为消化系统第3常见的恶性肿瘤。

研究数据显示,结直肠从正常黏膜转变为晚期恶性肿瘤,中间会经历息肉、腺瘤、上皮内瘤变和早癌等多个病理过程,中间期限达15到20年。在以上任一阶段发现病变并进行处理,均能够有效的降段发生CRC的风险。

基于以上的认识,结合结肠镜进行早期的筛查变的越来越重要,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息肉并切除,但是,是不是一次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并切除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了。结肠镜检查本身存在漏诊的系统性问题、切除局部有复发的风险、其它部位也有再次发生息肉的可能,因此结肠息肉切除术后,一般医生都会建议“定期复查随诊”,可是这个“定期”到底是多久呢?有时医生建议半年,有时是1年,有时是2年甚至3年?到底哪个正确呢?

事实上,随访时间确实不能一概而论、千篇一律,需要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病理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国内国外均已经有关于息肉切除术后随访复查的共识意见。结合这些共识意见,并根据我们的临床具体情况,我们给予以下的建议意见,供大家参考。

初次结肠镜检查未见息肉的患者,建议3-5年后随访;

对于1~2个小管状腺瘤(直径10mm)以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在息肉切除术后2~3年进行初次随访,具体间隔视患者意愿、医生的选择而定;

对于3~10个腺瘤、任何一个腺瘤的直径≥10mm、有绒毛结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如果确定息肉完全切除且整块切除的,在息肉切除术后的第1年进行随访;

在1次检查中发现10个以上腺瘤的患者,随访间隔应在1年以内,并考虑是否有潜在家族息肉病的可能;

对于接受分块切除无蒂型息肉的患者应该在随后的3~6个月进行随访,从而验证息肉是否被完全切除;

小于1cm、无蒂、无异型增生的锯齿状息肉患者随访间隔时间为2-3年;

1cm的无蒂锯齿状息肉、伴有异型增生的无蒂锯齿状息肉(无论大小)、传统的锯齿状腺瘤(无论大小),随访间隔时间为1-2年;

锯齿状息肉病综合征患者随访间隔时间为1年;

在随访间隔期内,如果出现大便潜血阳性或者其它消化道症状,根据临床情况,必要时需再次接受结肠镜检查;

对于大于80岁或者预期寿命有限的患者,不建议继续内镜随访。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建议是基于高质量结肠镜检查的基础上。那什么是高质量结肠镜检查呢?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

01

良好的肠道准备;

02

能够进镜至盲肠;

03

足够的退镜时间(通常大于6分钟);

04

操作医生具有较高的腺瘤检出率;

05

发现的息肉已完全切除干净。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医院

文:广州消化疾病中心李永强

编辑:袁友芬

责任编辑:魏星

投稿邮箱:gzno1hosp

.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bs/75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