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预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进展,选择联合用药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整个结直肠(大肠)布满大小不一的腺瘤。多在15岁前后出现息肉,初起时息肉为数不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如果不及时治疗,终将发生癌变。有家族疾病史的患者会想要及时预防或治疗以防病情恶化产生癌变。现在医学上,喜欢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样是治疗药物,联合起来使用真的会事半功倍吗?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III期试验中发现,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与单独使用任一药物相比,eflornithine(盐酸依氟乌氨酸)和sulindac(舒林酸)联合使用并不能降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试验细节在国际试验中,名患者按1:1:1被随机分配,分别接受毫克盐酸依氟乌氨酸和毫克舒林酸的联合治疗(n=56)、单独使用舒林酸(n=58)或单独使用盐酸依氟乌氨酸(n=57),每天1次,持续48个月。主要终点是疾病进展,包括大手术、内镜下晚期腺瘤切除、直肠或回肠囊高度发育不良的诊断或十二指肠疾病进展。疾病进展联合治疗组18例(32%)发生疾病进展,舒林酸组22例(38%),盐酸依氟乌氨酸组23例(40%)。kaplanmeier估计第一次事件进展的平均时间在联合治疗组为32.3个月;在舒林酸组为23.6个月;在盐酸依氟乌氨酸组为21.8个月。37例术前患者,三个治疗组的相应进展率分别为17%、46%和42%,危险比分别为0.30和0.20。在34例直肠或回肠袋息肉患者中,发生率分别为36%、18%和42%,其危险比分别为2.03和0.84。在例十二指肠息肉病患者中,发病率分别为36%、41%和39%,危险比分别为0.7和0.76。不良事件联合治疗组68%的患者、舒林酸组74%的患者和盐酸依氟乌氨酸组55%的患者发生任何级别的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21%和30%。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7%和2%。由于不良事件中断药物的发生率分别为16%、10%和9%。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这项涉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试验中,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物相比,盐酸依氟乌氨酸和舒林酸联合使用并没有明显降低疾病进展的发生率。参考资料:ASCO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bs/7339.html


当前时间: